AI导读:

2025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监管指标数据显示,商业银行总资产增长放缓,信贷加码普惠、科技、绿色金融领域。不良贷款率整体低位运行,资产质量稳健。银行业需持续推进减费让利,助力释放消费潜能,加大对优势产业及短板行业的融资支持。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银行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总资产3942923亿元,同比增长7.2%,环比持平。从过往数据来看,银行业整体扩表速度暂缓。

  中金研究指出,一季度股份行与城商行扩表速度加快,国有大行和农商行微降,这一差异或受到大行高息存款监管、农商行兼并重组等影响。那么,银行业资产结构变化如何?资产质量又有哪些亮点?

  银行信贷加码普惠、科技、绿色金融

  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7955亿元。截至3月末,银行与科技型企业和设备更新项目签订的贷款合同金额突破1.4万亿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5.1%。绿色贷款余额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7%。

  一季度末,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44%,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26%,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怀斌表示,银行业持续适应监管要求,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在国内经济复苏进程中,银行业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服务实体经济。未来,银行业将进一步助力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复苏。

  具体来看,一方面,银行业需持续推进减费让利,助力释放消费潜能。另一方面,需加大对优势产业及短板行业的融资支持,加强金融对供应链体系的服务,加大对产业体系升级发展的支持。

  不良率整体低位运行

  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4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51%,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8.13%,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

  叶怀斌分析,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虽然持续承压,但主要风险防控指标保持稳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保持低位。

  分类型来看,大型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22%,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03个百分点。农商行一季度不良率为2.86%,环比略增0.06个百分点,同比改善明显。城商行一季度不良率为1.79%,环比和同比均有增长。

  有分析认为,城农商行不良率环比反弹,预计是由于非上市的中小城农商行不良升高所致。随着中小银行风险化解持续推进,未来资产质量有望逐步改善。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本次LPR报价下调与银行存款利率同步下调,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经营的稳健性。

  叶怀斌称,我国银行业业务规模稳步增长,流动性水平合理充裕,风险抵补能力充足健康,未来需继续支持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支持重大项目融资需求。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