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和险资抢筹银行股,中证银行指数创历史新高
AI导读:
近期,银行股表现抢眼,中证银行指数创历史新高。公募基金为应对业绩基准考核调仓买入,配置型险资也持续买入。ETF数据显示,银行主题ETF持续吸引资金净流入。今年险资共举牌上市公司13次,其中6次举牌与银行股相关。
◎记者赵明超何奎
近期,银行股表现抢眼。5月14日,中证银行指数创历史新高,报收于7691.19点。银行股“大象起舞”,谁在背后推波助澜?记者了解到,主要有两大推手:一是部分公募基金为应对业绩基准考核而调仓买入;二是配置型险资持续买入。
公募基金应对基准考核调仓买入
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该《方案》对基金经理的考核,更加强调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要求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绩效薪酬明显下降。
近年来,银行板块表现强劲,但公募基金对银行板块整体低配。在银行股的慢牛行情中,不少基金经理跑输业绩基准。华泰证券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底,主动偏股型基金严重低配银行板块。以沪深300指数为第一大业绩基准的基金占比为46%,低配银行板块9.6个百分点;以中证800指数为第一大基准的基金占比为16%,低配银行板块7.8个百分点。个股方面,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及交通银行均处于低配状态。
沪上某第三方基金研究人士分析认为,在政策推动公募基金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更加强调业绩比较基准的背景下,基金经理为靠拢业绩比较基准,需要买入前期低配的银行股。虽然银行股市值大,但换手率极低,基金经理调仓带来的增量资金,对股价变化具有较大影响。
某头部基金公司权益投资负责人透露,由于《方案》实施细则未出台,公司未要求基金经理调整持仓,但不排除部分基金经理基于考核因素提前调仓。
ETF数据显示,5月以来,银行主题ETF持续吸引资金净流入。以华宝银行ETF为例,截至5月13日,最近5个交易日净申购额为2.6亿元,规模升至82.20亿元,交易价格5月14日上涨0.87%,实现六连阳。
沪上某基金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近期银行主题ETF主要是机构申购,包括配置型险资和交易型私募基金,个人投资者则多为净赎回。
险资青睐银行股
在银行股上涨过程中,保险资金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一家险资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去年以来,公司一直坚持高股息策略,银行股是重要配置标的,近期又增持了银行股。
深圳一家中小险资机构透露,银行股一直是其配置基本盘,近期已加仓银行股,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考虑继续买入。
今年险资共举牌上市公司13次,其中6次举牌与银行股相关,被举牌银行股包括中信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等。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下,险资机构通过投资高股息标的,以股息补票息,缓解资产负债匹配压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