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9日,A股银行板块延续强势表现,建设银行等股价创历史新高。高股息策略成为资金追逐的核心逻辑,叠加降准降息宏观政策,银行板块的防御属性与分红价值正加速兑现。政策组合拳落地,降息降准巩固高股息优势,银行业盈利拐点渐近。

5月9日,A股银行板块延续强势表现,建设银行、江苏银行、浦发银行股价再创历史新高。这一轮行情背后,高股息策略成为资金追逐的核心逻辑。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收盘,42只银行股中股息率超过7%的银行有9家,有15只个股股息率在5%以上。尤其叠加降准降息宏观政策以及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板块的防御属性与分红价值正加速兑现。

高股息+防御属性:银行板块“攻守兼备”属性凸显。建设银行、浦发银行、江苏银行股价盘中分别触及9.33元、11.88元、10.60元,均创历史新高。不仅这三家,Wind数据显示,2025年4月至5月,青岛银行、渝农商行年初至今涨幅分别达21.13%、20.02%,位列行业前列。国有大行中,农业银行、工商银行股价同期涨幅均超15%。

业内人士指出,高股息策略对银行板块有强力驱动。建设银行近12个月股息率达6.56%,分红比例稳定在30%;浦发银行股息率为2.76%,分红比例超过30%;江苏银行股息率达7.46%,分红比例维持30%,并首次实施中期分红。中证银行指数股息率达5.39%,显著高于沪深300指数的3.2%。

此外,险资、社保等长期资金加速增配银行股。例如,2025年一季度中央汇金通过ETF间接增持银行股超10亿份,平安人寿连续加仓招商银行H股至11%。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银行板块近期稳健主要受三因素驱动:首先,该板块当前具有显著的低估值特征与高分红率优势,成为追求稳定收益资金的避险选择。其次,中央汇金公司近期对银行股及ETF产品的持续增持,不仅形成增量资金支撑,更强化了市场信心。最后,在资管新规深化实施的背景下,低估值、高股息率的银行股契合机构投资者风险收益再平衡需求。

中泰证券分析认为,银行股红利属性凸显,建议积极关注国有银行以及优质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农商行。一季度国债收益率上行的趋势面临边际变化,银行板块高股息的性价比提升。

当前市场环境“高波动+低风险偏好”,银行板块Beta值显著低于成长板块,经济复苏预期升温,信贷需求回暖支撑顺周期逻辑。这种“攻守兼备”特性使银行股成为机构资金调仓首选。

政策组合拳落地降息降准巩固高股息优势。银行板块强势表现与政策支持密不可分。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打出政策“组合拳”,银行股集体上扬,多只股价创历史新高。

中邮证券梳理指出,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有望撬动约1.8万亿元增量信贷资金。预计将进一步降低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推动商业银行加速资金投放。

华安证券分析认为,中国人民银行支持汇金公司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证监会推出《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升银行股配置价值。

银行业盈利拐点渐近。2025年一季度净息差同比下降13bps至1.43%,降幅收窄。资产质量方面,2024年年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62%,关注类贷款占比2.25%,较2023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华安证券认为,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8项增量政策,针对地产、股市、外贸等领域增厚安全垫,强化风险抵御能力,缓解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担忧。

国信证券认为,净息差下降空间有限,2025年大概率是业绩下行周期尾声,2026年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望拐点向上。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