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多家银行纷纷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利率倒挂现象频现。经过多轮调整,部分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与三年期形成倒挂。业内专家认为,此举旨在压降负债端成本,缓解息差压力,未来存款利率仍有下调空间。

近期,银行纷纷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与此同时,利率倒挂现象频现,引发市场关注。

据陆良兴福村镇银行公众号消息,该行自4月22日起下调一年期、两年期及三年期的整存整取存款利率,调整幅度均为5个基点。这是该行4月第二次、年内第三次调整存款利率。经过三轮调整,该行各项存款产品利率全面低至2%以下;其中,五年期定期存款相比去年11月下降了65个基点至1.60%,并与三年期存款的1.95%形成明显利率倒挂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也相继出现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且存在明显的利率倒挂现象。例如,工商银行手机银行App显示,50元起存的3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最高可达1.85%,而起存门槛相同的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最高却为1.55%。

通常情况下,银行定期存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然而,当前这一传统认知已被打破,银行业频频出现中短期存款利率高于长期存款利率的倒挂现象。

业内人士指出,这一现象或与银行存款增长压力较大、居民储蓄意愿增强等因素有关。为了控制长期存款规模,提高资金的流动性,银行降低了长期存款利率,以引导居民减少长期存款,增加短期存款。

4月份以来,我国银行业迎来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中小银行密集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降幅在5个基点至170个基点不等。不少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已跌破2%,2%以上利率的存款产品越来越稀缺。

业内专家认为,银行密集调降存款利率一方面是为了压降负债端成本,缓解息差压力;另一方面也与宏观政策方向相契合。未来,银行存款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