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21日,新一期LPR公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维持在3.1%、3.6%,连续6个月不变。政策利率稳定是主要因素,一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总量降息政策未落地。尽管短期内LPR下行可能性降低,但长期来看,降准降息预期仍存。

4月21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维持在3.1%、3.6%,连续6个月保持不变。这一决策背后,综合市场分析显示,4月政策利率未调整、银行净息差处于低位,导致报价行缺乏下调LPR的动力。同时,一季度经济走势强劲,总量降息政策尚未落地,市场正处于政策博弈阶段,各方高度关注后续货币政策的走向。

政策利率的稳定是4月LPR报价维持不变的主要因素。4月17日,央行开展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保持1.5%,与前期一致,预示着本月LPR大概率不变。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自去年10月LPR下调后,报价利率已连续6个月保持不变,逆回购利率也未降息。

此外,市场分析认为,一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金融数据也显示出实体经济获得稳固支持,因此,总量宽货币工具快速落地的必要性不高。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目前企业贷款和住房贷款利率均处于历史低位,短期内LPR下行的可能性降低,而降准的必要性更大。

尽管短期内LPR下行可能性降低,但长期来看,降准降息仍在市场预期之中。一季度住户贷款增量仅占人民币贷款增量的10.6%,显示居民部门有效融资需求虽然有所恢复但仍偏弱。董希淼建议,应加大力度稳定居民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从根本上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二季度政策降息将带动LPR报价下调。考虑到当前外部经贸环境变化、国内房地产市场和物价走势,二季度“择机降准降息”的时机已经成熟,有望引导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下调,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董希淼还建议二季度实施全面降准,释放长期稳定低成本资金,推动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从外部条件看,关税冲击的长期影响可能导致汇率压力加大,未来不确定性较高。明明认为,短期内货币端可能以预期管理为主,保留政策余量应对潜在冲击。政策优先级上,降准可能高于降息,操作时点需观察美联储后续会议决议。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