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21日,央行公布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保持不变,已连续6个月未调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转型任务繁重,二季度将是货币政策施策的重要窗口期,降准降息配合窗口愈发临近。

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其中,1年期LPR维持在3.1%,5年期以上LPR保持在3.6%,这两个品种的报价已连续6个月未发生变化。目前,LPR保持稳定,显示出政策层面的审慎态度。

LPR作为贷款利率定价的基准,其变动往往受到央行政策利率的影响。由于央行政策利率未做调整,LPR也缺乏下调的动力。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社会融资成本已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短期内降低政策利率、引导LPR下降的紧迫性不强。同时,受外部环境影响,人民币汇率承压,美联储放缓降息节奏,中美利差压力增大,这也进一步制约了降息的可能性。

LPR报价加点由报价行共同决定,当前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整体偏低,报价行缺乏调整LPR加点的动力。近期,多家银行已下调存款利率,以缓解银行负债端成本。

随着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转型任务依然繁重。财政部公布了两类特别国债的发行安排,释放出在二季度保持较强支出力度的信号。市场专家普遍认为,二季度将是货币政策施策的重要窗口期。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考虑到当前外部经贸环境变化、房地产市场走势及物价水平,二季度择机降准降息的时机已经成熟。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稳定房地产市场的迫切性显著上升。

未来,政府债券供给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可能需要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财政部将于4月24日启动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和5000亿元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的发行工作。此外,地方政府债券、国债尚有较大规模的可用额度。

王青指出,如果两类特别国债集中发行,可能对债市造成一定供给扰动,但在货币与财政政策配合下,冲击可控。若政府债券供给压力较大,央行可通过开展买断式逆回购、净买入国债以及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来补充中长期流动性。

我国宏观政策仍有充足空间,能够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保持国内经济合理增长。民生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谭逸鸣表示,财政供给放量可能带来资金面扰动和利率上行压力,央行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恢复国债买入等方式来投放流动性,预估降准降息的配合窗口愈发临近,降准或优先于降息。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