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城商行2024年业绩表现分化,差异化经营成关键
AI导读:
随着年报季步入下半场,14家上市城商行2024年业绩浮出水面。在信贷需求不足、营收净利承压背景下,城商行通过差异化经营展现强劲竞争力。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头部城商行营收突出,而郑州银行、厦门银行业绩下滑。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成衡量银行安全性关键,杭州银行、宁波银行表现优异。未来,城商行应继续采取差异化策略实现特色化发展。
随着年报季步入下半场,17家上市城商行中,已有14家2024年的业绩表现“浮出水面”。
在银行业普遍面临信贷需求不足、营收净利承压、息差收窄的背景下,这些城商行之中,不少家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资源和优势业务细分领域,实现差异化经营,业绩表现不仅“稳住”,更走出了亮眼的上升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去年业绩表现发现,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等头部城商行去年营收均在500亿元之上,成为领跑者。
虽在网点数量和资产规模、营收上不及国有大行,但不少城商行在营收增速方面保持了不错的增长势头,正通过各具特色的差异化发展策略,展现出强劲竞争力。
营收净利双增,城商行“长跑”拉开差距。在营业收入方面,14家上市城商行去年大多实现了不错的同比增长,平均营收增速达5.31%。其中,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在同比营收基数较大的情况下,仍实现了超8%的高速增长。

然而,郑州银行去年营收同比下降5.78%,分析人士指出,这可能与房地产行业客户带来的对公贷款业务增长乏力以及高管变动频繁有关。
归母净利润方面,青岛银行、杭州银行和齐鲁银行增速最高,分别达到了20.16%、18.07%和17.77%,展现出山东省内城商行的强劲实力。
青岛银行副行长陈霜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青岛银行将通过优化负债结构、管控高成本存款、提升活期存款占比等措施降低负债成本,同时多维度应对息差收窄压力。
尽管有6家上市城商行归母净利润实现了超10%的增长,但厦门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61%,息差收窄是影响其业绩的重要因素。
在资产质量指标上,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是衡量银行安全性和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年报数据显示,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高于平均水平,而拨备覆盖率虽达标但仍存提升空间。相比之下,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在资产质量把控和风险抵御能力上表现出色。
东兴证券固收研究团队指出,2024年末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指标持续平稳,整体不良生成相对稳定。
差异化经营之路成为城商行发展的重要解法。北京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等资产规模实现新突破,通过聚焦各自优势领域,实现特色化发展。
中金公司银行研究团队指出,2024年年报业绩显示出银行基本面边际改善迹象,但信贷需求复苏不明显、资产质量潜在压力仍在,这些改善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
未来,城商行应基于自身区域特色,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结合各自区域优势打造业务亮点,实现因地制宜的特色化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