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时代银行理财市场变革与固收类产品新策略
AI导读:
低利率时代下,银行理财市场正经历变革,2024年年报显示多数理财公司业绩亮眼,但部分公司出现净利润增速下滑。存款降息使理财产品收益率优势凸显,客户需求多元化促使理财公司探索权益市场配置。2025年银行理财存续规模有望突破30万亿,固收类产品将展现新策略。
低利率时代下,银行理财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2024年年报显示,20家理财公司业绩亮点纷呈,产品规模扩大、盈利能力增强。然而,受结构调整等策略影响,部分理财公司出现净利润增速下滑或产品规模缩减。存款降息背景下,理财产品收益率优势显著,降费率与下调业绩比较基准成为常态。客户需求多元化及监管政策导向,促使理财公司积极求变,探索权益市场配置机会。
步入2025年,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有望突破30万亿大关,固收类产品作为理财公司的支柱,将展现哪些新策略?
年报亮点:规模与业绩分化
债券牛市助力,2024年多数理财公司业绩亮眼。其中,浦银理财净利润激增158.57%,渝农商理财增长44%。然而,招银理财虽保持领先,但净利润同比下滑14.14%。理财公司净利润变动与产品规模紧密相关,招银理财、兴银理财虽管理规模庞大,但均略有下降。
理财公司产品规模减少的原因多样,招商银行表示,招银理财以“稳规模、调结构、提能力”为策略,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同时,多家理财公司丰富产品类型、拓宽销售渠道,恒丰理财、中邮理财等规模增速迅猛。
普益标准研究员指出,债市牛市、国债利率及存款利率下行等因素,推动了固收类理财产品吸引力的提升,进而促进了理财公司管理规模和利润的增加。
年报之外:费率优惠与基准下调
自首批理财公司成立以来,市场规模逐步扩大。随着存款利率下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优势凸显,费率优惠成为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多家理财公司宣布对旗下产品实施阶段性费率优惠,个别产品费率降至0%。
同时,低利率环境下,理财产品底层资产收益率走低,多家理财公司下调业绩比较基准。尽管业绩有所下降,但预计对理财公司管理规模和净利润影响有限。
低利率时代:多元配置策略
固收类产品作为理财公司的核心,其地位依然稳固。然而,在市场回暖和政策红利支持下,理财公司逐步探索权益市场配置机会。交银理财、平安理财等加码权益类资产配置,看好权益市场布局。
尽管看好权益市场,但受多重因素影响,理财公司仍需采取多元配置策略。兴银理财表示,理财公司需具备精准择时能力,注重回撤控制,通过分散持股降低风险。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预测,2025年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将突破32.5万亿元。理财公司将以纯固收产品为基础,加大最短持有期产品冲量力度,同时积极拓展固收+产品,加强高收益非标等稀缺资产配置。
(SEO关键词:银行理财市场,理财产品收益率,权益市场配置,固收类产品)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