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助力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出炉
AI导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银行业作为金融服务主力军,通过金融产品创新等维度为科技创新提供精准、优质金融支持,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同时,银行业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并注重风险控制,健全风险分担机制。
■本报记者郝飞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此举旨在推动科技金融的高质量发展,银行业作为金融服务的中坚力量,正通过金融产品创新等维度,为科技创新提供更为精准、优质的金融支持,助力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
在《实施方案》的指导下,银行业正积极拓宽科技金融服务的边界。有关部门表示,将加大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灵活设置贷款利率定价和利息偿付方式,最长贷款期限可达5年,以满足科技型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同时,银行业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额度,契合科技型企业研发周期长、轻资产的特点。
例如,兴业银行宁波分行与宁波高新区合作,推出了“创新积分贷”,依托成长型科技企业的研发能力、知识产权获得情况、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情况等维度,快速测算企业最高授信金额。宁波夏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便成功获得了150万元的贷款支持,用于业务扩张。
此外,银行业还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满足科技型企业资金需求,为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发行科创票据、资产支持票据等提供承销服务,加大对科创类债券的投资配置力度,丰富融资渠道。同时,积极探索与资产管理机构、创业投资基金等的合作模式,提供全流程、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联储证券副总经理王小娜指出,银行业在服务科技型企业方面拥有广泛的政策实施空间,应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开发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并围绕科技型企业的供应链上下游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在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同时,银行业也注重风险控制。由于科技型企业面临技术研发不确定性、缺乏传统抵押物等问题,银行在提供融资支持时面临风险。因此,银行业在创新产品与服务的同时,健全风险分担机制,深入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优化科技创新担保增信服务,降低信贷风险。
此外,银行业还积极推动科技创新相关领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科技型企业数据要素归集、整理和共享机制,提升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通过数字化转型,将数字化风控工具嵌入科技金融业务流程,打造智能化风控体系,提升风险处置能力。
随着科技金融产品创新的深入和风险分担机制的完善,银行业在科技金融领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将持续提升,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力,助力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联储证券研究院副院长沈夏宜建议,银行应与相关部门或机构合作健全风险分担机制,推进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投放,包括与保险机构合作开展保险服务、与各产业园区合作启动知识产权信贷服务、与担保机构合作合理确定担保比例和责任分担方式等。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