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多家银行实现正增长,增速最高超170%。债市行情成为重要驱动力,但未来能否继续支撑银行业绩仍需观察。非息业务或成未来发力方向。

近两年,在净息差持续收窄、中间业务收入增长承压的背景下,投资收益成为不少上市银行创收的重要来源。截至4月10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已有24家A股上市银行发布了2024年年报。其中,绝大部分银行的投资收益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增速最高者超过了170%,部分银行的投资收益占同期营业收入比重甚至超过了20%。

多家银行在年报中提及,投资收益的增长与债券投资收益增加密切相关。记者了解到,2024年,在整体债券市场的牛市行情下,部分银行兑现了存量债券的浮盈,其他非息收入增速明显,为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那么,债市投资能否在未来继续支撑银行业绩呢?

通过梳理这些银行的2024年年报可以发现,超九成银行的投资收益实现了同比正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它们面临的营收压力。仅有2家银行的投资收益同比下降,其余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张家港行和瑞丰银行的投资收益同比增速分别高达176.81%和100.52%。此外,渝农商行的投资收益也实现了93.56%的同比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等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投资收益增速也超过了30%。其中,中国银行和平安银行的投资收益增速分别达到了64.68%和53.26%,在行业中排名靠前。这些银行在年报中解释称,这主要得益于债券投资收益的增加。

从绝对值来看,15家银行在2024年实现了超过100亿元的投资收益。其中,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实现投资收益超300亿元;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建设银行等实现投资收益在200亿元至300亿元之间。

整体来看,2024年大多数银行的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至20%,但也有张家港行、江阴银行等中小银行的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了20%。张家港行的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27.39%,在已公布2024年年报的上市银行中位居前列。

多家上市银行在2024年年报中提到,受益于2024年的债券牛市行情,处置债券产生的投资收益增加以及债券交易账户规模的大幅增加,成为推动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渝农商行、张家港行等银行在年报中对此进行了详细解释。

中金公司分析师林英奇认为,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债市表现较好,部分银行通过兑现债券浮盈来贡献收入增长。展望未来,虽然债市波动可能对投资收益造成一定影响,但上市银行仍有望继续通过债券浮盈兑现来贡献营收增长。

多位银行高管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透露,非息业务很有可能成为未来重点布局的发力方向之一。中国银行行长张辉表示,该行将加大对国债和地方债的投资力度,并适度增加信用债投资。招商银行副行长彭家文则表示,尽管一季度会面临一定压力,但全年其他非利息净收入有望企稳。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