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国有六大行理财子公司业绩亮眼,产品管理规模和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其中,部分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同比增长超30%,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六家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全部突破万亿元,总规模达10.05万亿元,同比增长19.64%。

随着六家国有大行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其理财子公司业绩情况、业务规模也浮出水面。2024年,国有六大行理财子公司均交出亮眼答卷:产品管理规模和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其中,部分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同比增长超30%,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具体来看,上述六家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全部突破万亿元,总规模达10.05万亿元,同比增长19.64%;合计实现净利润92.36亿元,同比增长16.12%。

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

经营业绩方面,2024年年报显示,六家国有大行旗下理财子公司均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中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表现突出,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均突破20%。具体来看,中银理财以19.63亿元的净利润领跑,同比增长20.58%;农银理财紧随其后,实现净利润19.56亿元,同比增长22.48%;中邮理财以10.3亿元净利润位列第三,同比增长22.47%。此外,工银理财实现净利润14.22亿元,同比增长7.32%;建信理财实现净利润15.26亿元,同比增长15.34%;交银理财净利润实现13.39亿元,同比增长7.98%。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2024年净利润普遍实现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行业规模扩张、产品结构优化、成本效率提升及政策环境支持等多维度因素。债市“好行情”使得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相对稳定,未出现大幅破净赎回,有助于保持理财产品的规模和利润。同时,“手工补息”存款被叫停,导致部分存款从银行表内流出,转而流入理财市场,为理财市场带来了约2万亿元的增量资金。此外,理财子公司聚焦客户需求,加大产品创新,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

集体迈入“万亿元俱乐部”

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上述六家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产品管理规模均实现大幅度增长。其中,交银理财、中邮理财增速领跑行业,管理规模同比增长幅度均超30%;工银理财、农银理财紧随其后,同比增长幅度超过20%。从管理规模来看,农银理财以1.97万亿元产品管理规模位列第一,同比增长24.08%;工银理财以1.96万亿元产品管理规模紧随其后,同比增长22.01%;中银理财产品管理规模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5.26%;交银理财产品管理规模1.62万亿元,同比增长31.39%;建信理财产品管理规模1.6万亿元,同比增长6.67%;中邮理财产品管理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31.68%,成为第六家万亿元级理财子公司。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产品管理规模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在存款利率不断下调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优势凸显,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开展理财投资。同时,理财子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创新理财产品,更好地服务客户,推动了管理资产规模的增长。

交通银行年报显示,交银理财产品管理规模增长离不开代销业务的强化。2024年末,该公司行外代销产品余额9316.34亿元,建立了以母行为主体,开放、多元的全渠道体系。年报还透露出理财子公司未来发展趋势:一是积极拓展母行外代销业务,助推规模增长;二是加强与母行集团的战略协同。

娄飞鹏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拓展母行外代销渠道,有助于推动理财产品触达客户并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与母行协同,也有助于发挥各自优势,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招联消费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当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在标准化投资业务开展中,均面临与母行在销售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协同需求。理财子公司应挖掘和发挥集团资源和优势,建设和完善代销系统,培养专业的产品经理和理财顾问,大力发展代销业务,抢占财富管理市场先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