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家银行接到总行通知,4月起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或上调至不低于3%,市场上3%以下的超低利率产品或将退出。银行个贷工作人员迅速行动通知客户,业内专家提醒消费者申请贷款要量力而行。

  银行消费贷利率或将迎来重要变化!

  3月29日,券商中国记者独家从部分股份行、国有大行地方分行人士获悉:多家银行接到总行通知,4月起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或上调至不低于3%。这一变化意味着,市场上3%以下的超低利率产品或将退出历史舞台。

  接到通知后,银行个贷工作人员迅速行动,通过电话向已申请低于3%消费贷的客户提醒,尽快提款。部分城商银行客户也收到通知,其获得的2.55%至2.78%的消费贷固定利率优惠券到期日截至3月31日。

  自2025年4月起,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将统一调整,现存3%以下的超低利率产品面临被叫停的风险。多家银行个贷部门人员周末紧急加班,通过电话或微信渠道通知客户尽快提款。

  华夏银行一家分行工作人员内部发布通知称,4月起将不再允许发放低定价消费贷款,所有利率低于3%的优惠券有效期已调至3月31日。同时,华南地区国有大行个贷工作人员也发布内部通知,提示同事及时通知客户测额或提款。

  除了国有大行及股份行,城商行也积极应对。一位金融消费者表示,其北京银行APP收到的多张“京e贷”固定利率优惠券即将过期,优惠年化利率为2.55%、2.58%和2.78%不等,截至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

  2025年以来,消费贷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多家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推出利率3%以下的消费贷产品。然而,近期多家银行密集跟进政策举措,“松绑”相应消费贷产品,提升贷款额度和期限。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银行通过优惠券叠加,利率低至2.49%;招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也推出限时优惠券,吸引客户。但业内专家提醒,个人消费贷款利率过低可能产生负面作用。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过低的消费贷款利率可能导致消费者盲目申请,加重债务负担,甚至引发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理财市场等问题。他建议消费者申请消费贷款时要量力而行、合理适度。

  同时,董希淼还指出,金融机构应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将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增强商业可持续性。金融管理部门也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规范。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