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的实施,银行业掀起消费贷松绑热潮,利率、额度、期限全面放宽。多家银行下调消费贷利率,优质客户争夺战愈演愈烈,消费贷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随着《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的正式实施,银行业掀起了一轮针对消费贷的全面“松绑”热潮,从利率、额度到期限均有所放宽,诚意十足,传递出明确的市场信号。

  第一财经发现,当前多家商业银行的消费贷利率已下调至2.5%至2.8%的区间,招商银行旗下的“闪电贷”更是多次下调利率,有客户反映,从3月初的2.78%到月中的2.68%,再到如今的2.58%,下调幅度显著。

  “我们已下达了消费贷的最新考核任务。”一位银行业人士透露,企事业单位员工已成为他们近期开拓消费贷优质客户的主要目标。

  在上市公司年报季,A+H股已有14家上市银行公布了2024年消费贷的数据情况。相较于庞大的个人按揭、信用卡以及助力小微的经营贷,消费贷在个人贷款中的占比仍然较低,特别是在大型商业银行中。

  年报数据显示,消费贷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仅平安银行的消费贷占比超过10%,达到14.07%,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的消费贷占比均在6%以下,交通银行的消费贷占比更是低至3%左右。

  尽管如此,消费贷占比较低的银行仍在加速扩张。例如,交通银行去年个人消费贷余额增幅高达90%以上,市场份额较上年末提升2.92个百分点。重庆银行、晋商银行的消费贷增速也均超过50%,尽管规模相对较小。

  招商银行去年的消费贷余额同比大幅增长31.38%,兴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8%,中信银行也实现了4.04%的增长。然而,也有部分银行消费贷规模出现收缩,如平安银行、渤海银行等。

  在不良率方面,招商银行、交通银行、重庆银行的消费贷不良率均处于较低水平,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则有所上升。渤海银行的消费贷不良率最高,达到12.37%。

  银行业掀起优质客户争夺战

  全国性商业银行在消费贷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聚焦于优质客户的争夺。招商银行表示,去年聚焦价值客群获取,优化区域策略和客群经营策略,稳健发展消费信贷类业务。

  交通银行则加大对恢复和扩大消费的信贷支持,创新迭代家居贷等消费金融产品。中国银行加快消费贷款线上化转型步伐,助力消费品以旧换新。邮储银行强化汽车、多元消费等领域信贷支持。

  中小银行则聚焦区域深耕,探索差异化打法。青岛银行依托金融科技和大数据风控手段推出特色自营互联网消费贷款产品。重庆银行保持自营数字化消费贷款快速发展势头,打造多个拳头产品。

  郑州银行通过利率优惠活动支持居民消费需求。专家表示,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消费金融有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成为畅通经济内循环的重要引擎。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适当提高个人消费贷款额度、合理延长贷款期限、放宽相关要求,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消费金融的积极作用,满足居民大宗消费需求,进一步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