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24日,央行官网发布信息,本月起MLF将采取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操作,并将在3月25日进行4500亿元1年期MLF操作。此举释放宽松信号,稳定市场预期,同时标志着MLF政策利率属性淡出,未来流动性管理将更加高效、精准。

北京商报讯(记者廖蒙)中期借贷便利(MLF)近日释放新动向。3月24日,央行官网发布信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更好满足机构需求,本月起MLF将采取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操作。2025年3月25日,央行将进行45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数据显示,本月有3870亿元MLF到期,操作后央行将净投放630亿元中长期流动性。操作完成后,未到期MLF余额为41570亿元。

自2024年年中,央行逐步淡化MLF中标利率政策色彩。2024年6月,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主要政策利率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并淡化其他期限工具利率。同年7月,MLF操作时间延后至LPR报价后,LPR锚定利率转向7天期逆回购。10月,央行启用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多重价位中标。

自2024年10月以来,买断式逆回购余额增加,减轻了MLF压力,MLF余额从7.3万亿元降至4万亿元。本次操作为首次提前公告招标信息,也是2024年7月后首次恢复净投放。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此举释放宽松信号,稳定市场预期,恢复净投放也表明央行流动性管理方式转变。上周央行恢复逆回购净投放,本周MLF净投放,均体现稳定流动性预期,缓解债市压力。

本次MLF招标中,央行首次提及“多重价位中标方式”。专家指出,MLF利率曾发挥中期政策利率作用,但存在政策利率多、关系复杂问题。改为多重价位中标,实现政策属性淡出,标志着政策利率体系调整进入新阶段。

明明认为,MLF采取美式招标,政策利率属性解除。考虑到当前MLF余额超4万亿,2%利率较高,存在降息空间,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后续央行公告可能不公告中标利率,但具体操作待验证。

政策利率属性淡出后,MLF定位更清晰,提供1年期流动性。央行流动性工具箱丰富,长期有降准、国债买卖,中期有MLF、买断式逆回购及结构性工具,短期有7天期逆回购。

据央行人士透露,多重价位中标后,MLF资金成本下降,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展望后续,明明表示,MLF回归常规工具地位,买断式逆回购或成中长期流动性主要供给。从价上看,MLF解除政策利率属性,7天逆回购利率或成主要政策利率;从量上看,虽本月净投放,但未来或逐步回笼MLF,买断式逆回购承担供给。

总地来看,央行政策工具箱充足,流动性管理将更加高效、精准。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