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同业存单发行激增,负债端管理成焦点
AI导读:
今年以来,大中型银行负债端缺口持续显现,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大幅增加,发行利率上升。业内分析师认为,银行存款同比增速下降,面临流失压力,需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上市银行通过优化存款结构,压降高成本存款,强化负债成本管控,以应对净息差持续收窄的挑战。
今年以来,大中型银行负债端缺口持续显现,存款面临较大流失压力。为应对这一挑战,银行显著增加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作为主动负债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
2025年,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同业存单发行计划额度大幅提升。伴随资金面偏紧,同业存单利率也明显上升。业内分析师指出,银行存款同比增速近年来快速下降,各类存款流失压力增大,导致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或将对债市产生调整压力。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2025年的上市银行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负债端管理成为普遍关注的话题。大多数被调研的银行高管表示,计划在2025年持续优化存款结构,压降高成本存款,强化负债成本管控。
同业存单“量价齐升”
近期,国有大行和股份行2025年度同业存单计划发行规模已陆续披露完毕。整体来看,2025年同业存单计划发行额度较2024年同期显著增加。截至3月23日,共有315家银行披露了2025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计划发行总额度合计约为33.17万亿元,同比增幅超过20%。
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计划额度大幅提升,反映出大中型银行通过加大同业负债的方式来补充资金缺口。其中,工商银行2025年同业存单备案额度达2.2万亿元,较上一年大幅增加1万亿元。
除了备案额度的大幅提升,今年以来银行同业存单的实际发行额度也较上年同期增多。同时,伴随资金面紧张情况持续,银行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也显著走高。
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张一纬认为,同业存单备案额度提升反映出年初部分银行存款增长存在压力,尤其是国有大行。预计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银行短期内将通过增加同业存单发行来补充流动性缺口。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与政策利率间利差超季节性上行,表明银行负债端缺口较大导致流动性紧张。
大行负债压力增大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缩窄,截至2024年末已降至历史低位。为降低负债成本,监管引导整顿“手工补息”和同业存款,叠加银行多轮下调存款利率,导致银行面临较大存款流失压力。
数据显示,人民币存款的同比增速连续下滑。国信证券研报指出,在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大行承担的贷款投放任务更重,存差大幅收窄;政府债券大规模发行进一步加剧了负债缺口困境。
国盛证券分析师杨业伟认为,较高的资金价格将压缩银行净息差,带来盈利压力,同时抑制信贷投放,可能减缓经济复苏节奏。有效缓解大行负债缺口,仍需依赖央行货币宽松。
多举措压降负债成本
为应对净息差持续收窄,上市银行在信贷领域“靠前发力”,同时在负债端精细化管理,持续降低存款成本已成为行业共识。
交通银行、平安银行等机构高管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中,分别阐述了对负债端管理的思路。总体来看,面对息差持续承压与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上市银行在负债端管理中展现出显著的共性策略:以优化存款结构为核心,强化低成本资金吸收,灵活调整定价策略。
交通银行副行长周万阜表示,银行净息差在短期内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交行在负债端加大结构优化力度,做强存量客户黏性、做大增量客群范围、做优活期资金引流、做好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结算资金留存,强化存款成本精细化管理。
平安银行高管表示,该行将聚焦引导吸收低成本存款,管控高成本存款,全力控制和降低整体负债成本。
此外,一些上市银行通过代发工资、社保服务等场景吸引低成本资金,动态调整存款定价策略,实现付息率下行。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