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以来,大中型银行负债端缺口持续显现,存款流失压力加大。为应对负债端缺口,银行显著增加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同业存单发行额度较上年同期激增。同时,净息差持续缩窄,银行面临较大存款流失压力,需通过优化存款结构、压降高成本存款等方式降低负债成本。

  今年以来,大中型银行负债端缺口持续显现,存款面临较大流失压力。为了缓解这一压力,银行们纷纷采取应对措施。

  面对负债端缺口,银行今年显著增加了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同业存单作为银行主动负债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在2025年迎来了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发行计划额度的大幅提升。伴随资金面偏紧,同业存单利率也水涨船高。业内分析师指出,银行存款同比增速近年来快速下滑,各类存款流失压力加大,迫使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这可能进一步加大对债市调整的压力。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2025年的上市银行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负债端管理成为普遍关注的话题。多数被调研的银行高管表示,计划在2025年持续优化存款结构,压降高成本存款,强化负债成本管控。

  同业存单“量价齐升”

  近期,国有大行和股份行2025年度同业存单计划发行规模已陆续公布。整体来看,2025年同业存单计划发行额度较2024年同期显著增加。据统计,截至3月23日,已有315家银行披露了2025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含美元同业存单),计划发行总额度合计约为33.17万亿元,同比增幅超过20%。

  从机构类型来看,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计划额度大幅提升,反映出大中型银行正通过加大同业负债来补充资金缺口。具体来看,国有大行2025年计划额度约为10.82万亿元,股份行为10.19万亿元,分别较上年增加约3.42万亿元和1.66万亿元。

  除了备案额度的大幅提升,今年以来银行同业存单的实际发行额度也较上年同期增多。同时,伴随资金面紧张情况持续,银行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也显著走高。

  分析师认为,同业存单备案额度提升反映了部分银行存款增长存在的压力,尤其是国有大行。预计受多重因素影响,银行短期内将通过增加同业存单发行来补充流动性缺口。

  大行负债压力增大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缩窄,截至2024年末已降至历史低位。为降低整体负债成本,监管引导整顿“手工补息”和同业存款,叠加银行多轮下调存款利率,导致银行面临较大存款流失压力。

  数据显示,人民币存款的同比增速连续下滑。由于高基数影响,今年1月的存款增速降至低位。此外,国信证券研报指出,在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大行承担的贷款投放任务更重,进一步加剧了负债缺口困境。

  分析师认为,较高的资金价格和负债成本可能抑制信贷投放,从而减缓经济复苏的节奏。有效缓解大行负债缺口,仍需依赖央行货币宽松。

  多举措压降负债成本

  为应对净息差持续收窄,上市银行在负债端的精细化管理已成为行业共识。以优化存款结构为核心,强化低成本资金吸收,灵活调整定价策略。

  交通银行、平安银行等机构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中阐述了负债端管理的思路。展望2025年,银行净息差在短期内仍面临下行压力。银行们正通过优化存款结构、做强存量客户黏性、做大增量客群范围等方式,大力拓展低成本负债,着力提升结算资金留存,持续压降负债成本。

  此外,一些上市银行在投资者调研中回应负债端问题时均表示,要动态管控利率,以适应市场变化。部分中小银行则通过代发工资、社保服务等场景,吸引低成本资金。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