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利率倒挂现象蔓延,降息降准预期强烈
AI导读:
银行存款利率倒挂现象今年持续蔓延,不仅国有大行、股份行,连农商行也出现利率长短倒挂。专家认为,这是银行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的结果。同时,市场对降准降息的预期强烈,未来降息降准概率依旧高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实习生孙筠雅广州报道银行存款利率倒挂现象今年持续蔓延。临近3月末,不仅国有大行、股份行,连农商行也出现了利率长短“倒挂”现象。
农商行也现利率倒挂
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APP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三年期为1.90%,五年期利率则只有1.55%,利差达到35个基点。中国银行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等存款模式,三年期年利率均为1.00%,五年期年利率也为1.00%。农业银行的存款虽然未倒挂,但三年和五年期利率差别小,分别为1.5%和1.55%。招商银行情况类似,其APP显示,零存整取三年期与五年期利率均为1.00%。平安银行整存整取二年期利率最高达1.7%,三年期仅1.55%,五年期为1.6%,六个月年化利率也有1.45%。广州农商银行定存一年利率为1.85%,两年期为1.75%,五年期利率仅为1.6%,远低于一年期。
这种“利率倒挂”现象并非首次出现,但今年波及规模和范围远超以往。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存款利率倒挂是银行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优化利率风险管理的结果。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高级副总监李倩指出,经济增速放缓及企业信贷需求疲弱背景下,银行倾向于压低长期存款利率,避免未来高息负债成本。从资产负债管理视角看,长期高息负债与优质资产稀缺、贷款短期化趋势存在期限错配,压缩净息差空间。
降息降准预期依旧强烈
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3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为3.1%,5年期以上为3.6%,均维持不变。LPR连续五个月未变,符合预期。一方面,政策利率持稳,LPR报价不变;另一方面,银行负债成本高企,LPR下调受限。未来,政策性降息或需相机抉择,结构性降息和降准有望优先落地。
存款利率倒挂现象的出现,源于对降准降息的预期。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近期稳汇率压力缓解、市场利率上行,货币政策阶段性目标达成,但海外政策不确定性大,国内经济短期企稳和长期需求改善,使得货币宽松预期存在但不急迫。国盛证券分析师熊园认为,2025年货币宽松是大方向,降准降息只会迟到不会缺席,短期降准概率大于降息。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国内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有下行空间,央行将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