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政策密集出台鼓励金融机构多措并举提振消费,包括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和优化偿还方式。同时,银行将进一步完善消费贷纾困机制,为信用良好但暂时困难的借款人提供续贷服务。业内人士强调银行在加大供给的同时应加强风险管理。

“政策密集出台,鼓励金融机构多措并举提振消费。”某国有大行零售贷款业务负责人表示,“未来,‘两新’领域仍将是助力消费的重点,同时,将进一步优化消费贷纾困机制,为信用良好但暂时困难的借款人提供续贷服务。”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合理设定额度、期限、利率,并优化偿还方式,有序开展续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布了优化消费金融政策的通知。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在增加消费贷款供应时,应避免盲目追求规模,保持贷款利率合理,加强风险管理,强化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纾困机制亟待完善

“目前,续贷业务在普惠金融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对于部分小微企业,我们有成熟的纾困机制,如延期还款、减免利息等,但在个人消费贷领域,相关措施尚不完善,审批流程有待优化。”上述国有大行零售贷款业务负责人表示。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表示,银行可根据借款人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与借款人协商合理的贷款偿还期限和频次,为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提供续贷支持。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消费金融主要服务于个人消费者,近年来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逾期有所增加。开展消费金融领域纾困活动,有助于减轻消费者短期还款压力,修复个人信用。”

值得注意的是,纾困措施仅针对信用良好、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分析称:“部分消费贷借款人虽有还款意愿,但受收入等因素影响面临还款困难。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纾困,有助于降低这类借款人的还款压力,同时也有助于稳定银行消费贷款质量。”

记者了解到,招商银行的消费贷产品“闪电贷”在贷款到期且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通过新贷款归还原贷款本金以延长贷款期限,具体以系统审批为准。

“无还本续贷适用于部分客户,线下贷款需联系客户经理提交申请,线上贷款则可能在到期前系统自动展示续贷选项。”招商银行北京地区个贷业务工作人员表示。

合理增加消费贷款投放

在完善纾困机制的同时,多家银行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创新产品,满足不同客群需求。

工商银行根据社群消费特征和趋势,推出“家居贷”、“装修贷”等消费贷款产品,以及针对教育、养老需求的专属产品。农业银行则助力县域消费,加大“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场景的信贷投放,并积极推广“新市民消费贷”。

此外,江苏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通过降低利率、提高额度等措施加大消费贷推广力度,丰富用款场景,提高放款速度。

业内人士认为,低利率能提振消费需求,扩大贷款规模,提升市场份额。但银行也需关注净息差压力,避免消费贷利率过低挤压盈利空间,引发不良贷款率上升。

全面控制风险

在加大消费信贷供给、完善纾困机制的同时,业内人士强调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强化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银行应避免陷入“价格战”,保持贷款利率合理水平,通过差异化产品设计和数字化转型提升客户体验。同时,银行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评估客户资质,防范风险。

“政策鼓励优化个人消费贷款偿还方式和续贷工作,也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银行应平衡纾困与风控,实现稳健发展。

展望未来,多家银行表示将结合科技赋能和场景化布局,深耕消费金融市场,同时注重风险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