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务院总理李强提出拟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旨在增强金融稳定性。此举将大幅提升国有大行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释放更多信贷空间,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这一举措旨在增强金融稳定性。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5000亿元增资额度到位后,国有大行的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增资后的国有大行将释放出更多的信贷空间,更好地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发行特别国债注资 多重考量

2024年9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透露,为巩固提升大型商业银行稳健经营能力,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将有序实施。

随后,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该项工作已启动,正在等待各家银行提交资本补充方案。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曾刚认为,发行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行是稳增长、防风险和促发展的综合性政策安排。

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保江表示,此举主要是出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考虑,为稳固金融安全提供支撑。

曾刚进一步表示,此次发行特别国债注资并非单纯为化解风险,而是着眼于中长期发展,旨在夯实国有大行资本基础,为其更好地支持国家战略和经济转型提供保障。

通常来说,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主要依赖利润留存等内源性渠道及外源性渠道,而通过特别国债补充资本的方式较为少见。

多位专家表示,此举传递出政府对银行业的信心,有助于提升市场对国有大行的估值预期,进一步稳定金融市场。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宋效军表示,发行特别国债属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为国有大行提供更为稳定的资金支持,且能降低对市场的冲击。

夯实资本实力 释放信贷空间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此次特别国债补充资本金后,国有大行的资本充足率将进一步增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更强。

根据六家国有大行披露的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最低要求。

宋效军认为,此举有助于国有大行强化风险防范能力,提高金融体系韧性,并助力地方债务风险化解与房企纾困。

更重要的是,国有大行注册资本的增加,有利于更好地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我国经济转型。

宋效军表示,资本补充后释放的信贷空间,将进一步推动国有大行将信贷资源投向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一帆表示,未来国有大行将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助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科技创新、绿色转型、高端制造等领域提供更加多元的资金支持和配套服务,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