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固定方式实施了1.4万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涵盖3个月和6个月两个期限,同时MLF继续缩量续作。市场专家预测,央行将继续采用买断式逆回购来替代MLF,以维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通过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实施了1.4万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涵盖3个月(91天)9000亿元和6个月(182天)5000亿元两个期限。当天,央行还公告称,未在2月进行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2月份,央行中期借贷便利(MLF)继续缩量续作,全月净回笼资金达20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曾在2024年11月进行过3个月期(91天)8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该操作于2月下旬到期。但综合2月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来看,央行在当月仍实现了中长期资金的净投放。

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央行通过每月开展的国债买卖和买断式逆回购等操作,在确保MLF余额持续下降的同时,有效保障了市场流动性充裕。尽管自2025年1月起,央行暂停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但市场专家预测,央行将继续采用买断式逆回购来替代MLF,以维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国债买卖以及MLF操作,是央行在每日连续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基础上,额外投放的中长期资金。国债买卖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分别在2024年8月和10月启动。

在新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下,央行的流动性投放渠道更加多元化。自2024年10月以来,央行在持续缩量续作MLF的同时,也通过公开市场净买入国债和买断式逆回购等操作,实现了每月中长期资金的净投放,且期限品种更加灵活。

从操作规模来看,自2024年10月起,央行相继开展了5000亿元、8000亿元、1.4万亿元、1.7万亿元、1.4万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考虑到当前MLF余额较大,未来买断式逆回购替换MLF的过程将持续,并逐步淡化MLF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

从操作期限来看,此次两个期限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将分别于2025年5月下旬和8月下旬到期。自2月起,未来每月可能会有一定规模的买断式逆回购到期。由于央行在2024年12月曾开展3个月(91天)7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3月和4月将分别迎来7000亿元和5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