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案防工作全面升级
AI导读:
2025年初,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加强案件防控工作,多家银行通过专题会议、制度落实和技术手段等方式强化案防。近年来,案防工作呈现制度体系精细化、技术手段深度应用和外部协作常态化三大特征。未来,银行业需从构建立体防线、平衡考核导向等方面深化案防工作,实现“控风险”与“促发展”的平衡。
2025年初,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加强案件防控工作,多家银行通过专题会议、制度落实和技术手段等方式,筑牢案防堤坝。
农商银行将案防会议纳入年度议程,签署责任书,强化风险管理和合规考核。例如,西部地区某上市城商行召开案防形势分析会,邀请监管机构培训,通报2024年案防薄弱环节。
国有大行也不甘落后,通过警示教育、员工行为排查等手段,进一步巩固防线。同时,监管机构下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做好安全稳定工作。
金融机构案防工作全面升级:从会议到行动的密集布局
西部地区某大行二级分行人士透露,今年警示教育学习增多,案防工作全面加强。近期多家银行召开案防专题会议或将其嵌入年度会议,加大案防力度。
中原银行商丘分行召开年度工作及案防会议,签署《合规及案件防控责任书》,明确2025年案防要求。凤县农商银行则召开案件风险防控领导小组会议,明确任务和目标,通过主动发现内控薄弱环节,提升员工合规意识,遏制违规行为。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案防工作呈现三大特征:制度体系精细化、技术手段深度应用和外部协作常态化。
一是制度体系更加精细,如明确“案件发生率下降”目标,挂钩员工案防考核与绩效。
二是大数据、AI等技术强化风险监测,建立预警模型,实时识别异常交易,提升数据安全性。昆山农商银行实现案防管理数字化转型,侧重源头治理。
三是银行与公安、监管机构信息共享机制完善。2024年,重点领域风险有效防范,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防范系统性风险。
案防工作强化背后:风险、监管与客户信任
银行业金融机构集中强化案防工作,主要动因包括风险复杂性加剧、监管要求趋严和客户信任与行业声誉需求。
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带来新型风险,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同时,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突出,2024年全国中小银行数量减少近200家。
监管层面亦同步发力,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列为首要任务,推动案防工作提速。此外,《银行保险机构涉刑案件风险防控管理办法》也对金融机构风险防控产生深远影响。
2025年金融监管“立法+执行”双轨推进,一方面修订法律,另一方面强化问责。银行需将合规嵌入业务全流程。
银行业案件频发将冲击公众信心,引发舆情、流动性等风险。因此,案防成为维护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未来方向:从“被动防控”到“主动融合”
尽管案防工作取得成效,但难点仍存。未来需从构建立体防线、平衡考核导向、深化外部协作和行业共治、将案防嵌入业务创新全流程等方面深化。
构建“人防+技防”立体防线,强化员工行为管理,优化技术工具。平衡考核导向,推动合规与业务协同,调整绩效考核权重。
深化外部协作与行业共治,强化跨机构联防联控,共享案防经验与风险数据。将案防嵌入业务创新全流程,金融产品设计前置风险防控。
探寻案防与业务发展的“共生”之道,既是应对风险的必然选择,也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唯有将合规融入企业文化、风控技术嵌入业务、外部协作转化为长效机制,才能实现“控风险”与“促发展”的平衡。
合规是发展的根基,案防是信任的基石。在这一理念下,我国金融业将走出一条更具韧性的发展路径。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