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实力服务实体经济
AI导读: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通过发行可转债、引入国资等外源性渠道积极补充资本。成都银行、苏州银行成功实现可转债转股,廊坊银行、日照银行等城商行获国资入股。同时,银行也面临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下降的压力,需建立资本补充长效机制。
商业银行“补血”行动仍在持续。今年以来,为增强资本实力,多家银行积极通过发行可转债、引入国资等外源性渠道补充资本。今年2月,成都银行发行的“成银转债”成功实现强赎转股,苏州银行的“苏行转债”也将迎来强制赎回。此外,今年1月,廊坊银行、日照银行等城商行获得国资入股,进一步壮大了资本基础。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在利润增速下滑的背景下,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减弱,更加依赖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发行二级资本债以补充二级资本,已成为众多银行的普遍选择。为实现业务的稳健与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预计银行将在下一阶段继续加大资本补充力度,通过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等方式进行。
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国资入股成亮点
成都银行公告显示,“成银转债”于2月6日正式从上交所摘牌。截至2月5日,共有79.95亿元“成银转债”成功转换为公司股份,转股数量达6.26亿股,占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7.34%。此次转股后,成都银行将按监管要求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总股本增至42.38亿股。虽然短期内对公司每股收益有所摊薄,但从长远来看,这将极大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有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同样触发可转债赎回条款的还有苏州银行。2月17日,苏州银行发布公告称,“苏行转债”将于3月4日停止交易,3月7日停止转股。截至2025年3月6日收市后仍未转股的“苏行转债”将被强制赎回。赎回完成后,“苏行转债”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摘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银行发行可转债是补充资本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银行选择通过发行可转债来补充资本。在触发转股条件后,这些可转债顺利转为普通股。
然而,当前银行可转债转股率普遍较低。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市场上存续的12只银行转债中,有7只的未转股比例均超过99%。

当前存续银行可转债未转股比例情况。Wind数据截图
董希淼指出,相比定增和发行优先股,银行发行可转债更为灵活,具有一定优势。但可转债只有在转股后才能有效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转股率较低意味着可转债在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方面的作用有限。因此,银行可考虑修正转股价格,以提高投资者的转股积极性。
除了发行可转债,今年以来,多家城商行还通过引入国资来增强资本实力。例如,河北金融监管局批准廊坊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廊坊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19.99%;山东金融监管局也批准了日照保安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受让日照银行股份,持股比例达6.32%。
此外,不少银行还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方式补充资本。据Wind数据显示,2024年银行合计发行二永债规模超过1.6万亿元,较2023年和2022年均有显著增长。
然而,进入2025年以来,仅有2家银行发行或拟发行永续债,目前尚无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
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承压,需建立长效机制
从2024年情况来看,上市银行的内源性资本补充渠道依然面临压力。已披露2024年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中,虽然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多家城商行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但拨备覆盖率却大幅下滑。
具体来说,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2024年的拨备覆盖率分别较上年底下滑71.79%、39.43%、25.31%,苏农银行、厦门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下降也均超过20%。
同时,已披露的2024年业绩快报还显示,上市银行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普遍出现下滑,其中江苏银行、齐鲁银行、宁波银行等8家城商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娄飞鹏分析称,银行资本补充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从内部因素来看,银行利润增速下降导致内源资本补充空间有限。同时,银行通过IPO上市等也面临估值压力,资本补充工具的应用不足,进一步增加了外源资本补充的压力。
近年来,银行上市进程缓慢。自2022年1月兰州银行在A股上市后,2023年和2024年均未有银行成功上市。直至2025年1月13日,宜宾银行才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继东莞农商行后另一家赴港上市的银行。
董希淼强调,对商业银行而言,资本补充是一项常规工作。业务发展、规模扩张以及资产处置等都会消耗一定的资本金。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对资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多数银行都面临资本补充的需求。特别是作为全球和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大中型银行,还有附加资本的要求。
因此,董希淼建议,应加快建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一方面,银行需要内外源相结合进行资本补充。内源性资本补充主要依靠提升盈利能力,通过利润留存来补充资本,并适当控制风险资产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外源性资本补充需要从审慎角度出发,根据市场情况统筹运用境内外各类资本工具进行适当补充,如适时通过优先股、可转债、二级资本债等资本工具来补充资本。同时,有条件的银行应大力发展轻资本业务,降低资本消耗。金融管理部门也应加强协调与统筹配合,继续加大对银行补充资本的支持力度。
(文章来源:新京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