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世界发展继巨额再融资后,再度启动债务管理,通过证券交换要约降低负债比率。公司面临持续债务压力,加速变卖内地核心资产,新任行政总裁提出“七招减债”策略。

财联社11月18日讯(编辑张良实习生郑斐睿)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新世界发展”)继完成巨额再融资后,近期再度启动债务管理,以优化财务结构。这一举措在房地产行业中备受关注,债务压力下的企业如何破局成为焦点。

11月18日,新世界发展宣布,其子公司提出的证券交换要约获得初步提前投标结果。此次交换要约涉及现有的永续证券和中期票据,据公告披露,发行人计划接纳所有已提前投标的永续证券(涉及本金总额约20.9亿美元)及优先票据(涉及本金总额约1.37亿美元)。

新世界发展指出,此举旨在降低负债比率,优化债务期限结构,提高资产负债表的灵活性和流动性,以进一步巩固整体财务实力。该公司于提前付款日期(定于2025年11月20日)进行提前交割后,未偿还的永续证券及优先票据的本金金额将分别实现约10.2亿美元及约2990万美元的净减少。

为鼓励更多持有人参与,公司同时宣布将后续基础阶段的置换对价条件提升至与提前投标阶段相同的折价水平。此次债务管理行动的背景,是新世界发展正面临持续的债务压力。2025年6月30日,公司刚宣布完成总额882亿港元的债务再融资,将还款期限延至2028年6月。然而,一位房地产行业分析师认为,该再融资协议实质是“借新还旧”的债务展期,并非新增现金注入,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体负债高企的问题。

在高压之下,新世界发展正加速变卖内地核心资产。财联社此前曾报道,今年7月份公司以28.5亿元的价格,将其位于上海核心商圈的地标建筑——上海香港新世界大厦(K11写字楼)的11至58楼写字楼部分挂牌出售。该物业是新世界在内地的旗舰资产之一,此次距其在2021年9月完成100%权益收购不足四年即选择出售,被认为凸显了公司资金需求的迫切性。

面对持续的现金流压力,新任行政总裁黄少媚已在2025年2月的中期业绩会上明确将“减债为首要任务”。在其提出的“七招减债”策略中,包括加快发展物业销售、积极推进资产出售计划、释放农地价值、提升租务回报、优化资本及营运支出、暂停派息及暂缓永续债的分派,以及采取审慎的财务管理策略。

新世界发展成立于1970年,并于1972年在香港上市,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之一。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物业发展和物业投资,业务主要布局在粤港澳大湾区,旗下全资拥有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根据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新世界发展总资产为4202.65亿港元,总负债约为2135.28亿港元,期内,综合债务净额为1201.13亿港元,净负债比率为58.1%。2025财年,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为276.81亿港元,按年下降23%。由于计提了发展中物业及待售物业的大额减值损失约85亿港元,以及其他一次性拨备及亏损约62亿港元,录得股东应占亏损163.02亿港元。存续债方面,财联社查询wind,新世界发展目前存续中资离岸债22只,存续余额共计约67亿美元、77亿港元。(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