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9月29日,阳光城总部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以13.1亿元拍卖成交。该楼曾多次流拍,此次成交价相当于打了6折。阳光城曾是千亿房企,如今深陷债务泥潭,正全力筹措资金化解风险。

  9月29日,据阿里资产拍卖平台,曾经的千亿房企阳光城总部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拍卖成交,成交价格为13.1亿元,房地产市场再起波澜。本次拍卖起始价为11.3亿元,共有3名竞买人报名,经过37轮竞拍后,竞买号P1592竞得该楼,凸显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度。

  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曾经被拍卖过4次。2024年1月,该写字楼首次被拍卖,起拍价为21亿元,因无人出价而流拍。2024年2月、2025年7月、2025年8月,该写字楼3次被拍卖,起拍价分别为19.81亿元、14.57亿元、13.12亿元,同样因无人参与以流拍作为结束。相较于首次起拍价,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如今的成交价格相当于打了6折后出售,这一折扣率反映了当前房地产投资市场的审慎态度。

  据CBRE世邦魏理仕发布的研究报告《2025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回顾》,2025年上半年,上海物业投资市场共录得36笔交易,交易金额累计230.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9.7%。投资者表现普遍更为审慎,交易活跃度承压。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目前市场上可选择的类似写字楼项目较多,资金方有广泛的选择范围,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成功出售或与其价格降低有关。本次拍卖也证明核心城市写字楼资产有较大价值,仍然存在资金方选择抄底此类写字楼资产,这无疑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见证了阳光城此前的辉煌与落寞。原名为“阳光控股大厦”,坐落于上海市杨浦区黄浦江畔,2012年阳光城集团总部迁至上海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15年销售额超300亿元,2018年成为“千亿房企”。然而扩张背后,阳光城背上了较高债务。据财报,截至2021年年底,阳光城货币资金规模下降63.08%,而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大幅增长。2021年阳光城出现亏损,随后开始出现流动性危机。

  据阿里资产拍卖平台,该写字楼被阳光城抵押,是《中建投信托-阳光控股大厦单一资金信托贷款合同》项下的债务提供抵押担保,被担保债权本金总额为9.33亿元。由于阳光城不能偿还债务,债权方将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拍卖。与此同时,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产权方向阳光城及其相关公司发起诉讼,要求支付租金等费用合计1.81亿元。目前,法院已判决阳光城及其相关公司支付租金及违约金。

  债务违约后,阳光城曾积极开展自救,将多处优质资产处置变现,包括变卖所持兴业银行股权等,累计还债规模超过450亿元。然而此后房地产迎下行周期,阳光城业绩开始走下坡路。2022年-2024年,阳光城连续亏损,净利润分别为-125.5亿元、-80.69亿元、-195.6亿元。2023年阳光城股票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被摘牌。目前,阳光城仍深陷债务泥潭,截至今年9月25日,已到期未支付的债务本金合计金额657.34亿元。

  阳光城公告表示,公司为化解债务风险,正全力协调各方积极筹措资金,同时将在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大力支持、积极协调下,制定短中长期综合化解方案。今年,阳光城发布3起公告,其总计11家子公司正在面临破产清算相关事宜。对此,阳光城公告表示会积极参与相应程序,强化偿债能力,多途径寻求和解方案。(文章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