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7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新房市场6城上涨,上海领涨;二手房市场仅太原上涨,一线城市二手房价降幅扩大,市场调整压力升级。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有所收窄。新房市场中,6城价格上涨,上海以0.3%的环比涨幅领涨全国;二手房市场则仍处于深度调整,仅太原1城房价环比上涨。

  6城新房价格上涨,上海领涨全国

  从新房市场看,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6个,较上月减少8个。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持平,上海上涨0.3%,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3%和0.6%。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从统计局公布的7月房价数据来看,房地产市场呈现核心城市企稳回暖、非核心区域持续调整的分化格局。一线城市新房降幅收窄至0.2%,二线城市降幅扩大至0.4%,反映高能级城市抗跌性更强。一线城市及部分强二线城市通过政策优化、土地市场高热等信号逐步修复信心。

  7月份,新房房价指数环比涨幅为正的6个城市为:上海、乌鲁木齐、宜昌、三亚、长春、常德。另外,北京、大连、南宁、徐州等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持平。

  其中,7月份,上海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3%居70城之首,该城新房价格已连续多月涨幅靠前。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指出,四座一线城市呈现“两稳两降”态势,北京凭借核心区新房供给优化与刚需项目去化发力,价格环比持平,终结了此前连续3个月的微降趋势;上海则依托高端住宅市场的热度,价格环比上涨0.3%,成为7月一线城市新房市场的“增长引擎”,这与上海近期优质地块集中出让、改善型需求持续释放密切相关。

  从同比而言,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降幅整体有所收窄。7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上海上涨6.1%,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3.6%、4.6%和2.2%。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8%和4.2%,降幅分别收窄0.2个和0.4个百分点。

  从个数来看,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城市有5个,比上月增加2个。

  二手房市场仍在深度调整中

  “二手房市场和新房市场一样,总体面临下跌城市较多,市场仍在深度调整的情况。”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说道。

  7月份,二手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仅为1个,即太原房价环比上涨0.2%;另有一个城市房价持平,其余68个城市房价环比下跌。

  从各线城市表现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1.0%,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1.1%、0.9%、1.0%和0.9%。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下降0.5%,降幅均收窄0.1个百分点。

  张大伟表示,与新房市场的“一线中高端企稳、二三线承压”不同,7月二手房市场呈现出“一线压力加大、二三线边际改善”的反向格局。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1.0%,降幅较6月扩大0.3个百分点,创下年内单月最大环比降幅,市场调整压力显著升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座城市二手房价格全部进入下降通道,且降幅均较6月有所扩大。

  其认为,这一现象的核心原因在于一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持续高企,供需关系进一步向买方市场倾斜。以北京为例,7月二手房挂牌量突破16万套,部分业主为加速成交,主动下调挂牌价的幅度扩大;上海、深圳等地也面临类似问题,叠加学区房政策调整、刚需群体观望情绪升温等因素,二手房价格下行压力持续释放。

  同时,张波提及,结合安居客线上数据,找房热度回落、在架时长延长,亦反映出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虽挂牌供应和作业活力略有改善,但难抵负向影响,也与季节性淡季及购房者市场信心有关。

  业内人士指出,近期各地政策频出,尤其是北京五环外限购放松,已经给8月市场带来热度上升,地方政策持续推出或执行,以旧换新、房票安置、公积金松绑等政策,意图打通置换链条,不过政策施行效果以及执行力度还需在8月市场继续观察。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