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租赁条例》施行:规范市场,保障权益
AI导读:
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旨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稳定租赁关系。条例共7章50条,涉及规范出租承租、企业行为、经纪机构行为等,首次明确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规范经营行为,禁止非居住空间用于居住,鼓励居民和企业增加租赁住房供给。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住房租赁条例》,并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
《条例》旨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稳定租赁关系,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推动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条例》共7章50条,涉及规范出租承租活动、规范住房租赁企业行为、规范经纪机构行为、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责任追究等内容。
公开信息显示,本条例的征求意见稿于2020年9月发布。同日,司法部官网发布专家解读文章,指出《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的行政法规,为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规范指引。
通过立法规范住房租赁活动
对于《条例》的出台背景,司法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指出,住房问题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有效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市场秩序有待规范,对租赁双方合法权益的保障还不充分等。解决上述问题,既需要进一步深入贯彻实施有关民事法律制度,也有必要制定专门行政法规,更加有力有效规范和引导住房租赁市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浦湛则发布解读文章,指出“租购并举”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大方向,亟需通过立法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市场健康发展。
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稳定租金价格
首次以法规形式明确“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无疑是本次《条例》的一大亮点。
《住房租赁条例》第二十九条明确,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租金水平信息。
ICCRA住房租赁产业研究院院长赵然指出,这一机制的落地,有望重塑“数据驱动”的租赁治理新格局。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认为,这一机制的建立,将有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便于政府及时掌握市场动态,稳定市场租金。
规范经营行为,降低承租风险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解读指出,住房租赁企业、住房租赁经纪机构提供虚假房源,克扣押金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会给承租人带来经济损失。《条例》通过规范经营行为,减少承租人可能的经济损失。
针对“长收短付”、租金贷等资金断链事件,《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从事转租经营的住房租赁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设立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账户并向社会公示”。
在赵然看来,设立“转租资金监管账户”制度,能够有效保护承租人预付款安全、维护租赁关系稳定。
《条例》还规定,住房租赁企业应当建立住房租赁档案,如实记载相关信息。此外,住房租赁经纪机构应当对收费服务项目明码标价。
《条例》还首次将“信用监管+行业自律”作为双轮驱动机制。
而对于出租人而言,《条例》明确除住房租赁合同约定的情形以外,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
明文禁止非居住空间用于居住
为规范住房租赁市场、保障承租人居住安全,《条例》对出租住房的条件和违规行为处罚等作出明确规定。
《条例》第七条明确,用于出租的住房应当符合建筑、消防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厨房、卫生间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
同时,《条例》第三十九条明确,将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用于居住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虞晓芬解读指出,居住环境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条例》要求用于出租的住房应当符合相关标准以及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从源头上保障承租人能够获得安全、健康、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
赵然表示,《条例》首次明文禁止非居住空间用于居住,划定了安全与用途的底线。
值得一提的是,《条例》还提及“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使用实名签订住房租赁合同。”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将有助于解决市场长期存在的“虚假房源”“租约不清”等信息不对称问题。
鼓励居民自有房源出租,支持企业盘活存量用房用于租赁
曹晶晶指出,相较征求意见稿,《条例》在总则第五条增加了“国家鼓励居民家庭将自有房源用于租赁,支持企业盘活改造老旧厂房、商业办公用房、自持商品住房等用于租赁,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
其指出,近两年,随着存量商品房去库存政策逐步推进,部分城市非居改租、收储转租等取得一定进展。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非居改租”仍面临改造成本较高等问题,后续相关配套政策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
完善政策措施,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企业
住房租赁企业是指以自有住房或者依法取得经营管理权的他人住房开展住房租赁经营业务的企业,是市场化的机构主体,其规范发展对于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司法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人解读指出,《条例》一方面明确规定国家完善政策措施,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企业,同时加强对住房租赁企业的规范。
曹晶晶指出,相比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住房租赁行业机构化率仍较低。推动专业的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将有助于提升住房租赁产品品质及服务质量。而住房租赁企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未来政策有望继续从财政金融、市场培育等角度加大住房租赁政策支持力度。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