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区打造人才强磁场,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湘江新区作为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2024年经济总量超5000亿元。新区通过优质创业环境、扶持政策吸引人才,形成多层次、立体化人才集聚格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设立于2015年4月的湖南湘江新区,是我国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2024年经济总量超5000亿元,稳居全国新区第一方阵。这里汇集了各类人才超100万人,形成人才与国家级新区的“双向奔赴”,勾勒出人才磁吸效应持续增强、创新动能更加澎湃的生动画面。湘江新区如何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让人才成为驱动城市能级跃升的核心变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当今城市竞争中,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长沙以“年轻人友好城市”形象频频出圈,湘江新区则成为最具吸引力的“人才强磁场”。
截至2024年底,湘江新区集聚两院院士36人、国家级计划人才175人、市高层次人才1862人,人才总量突破百万。其秘诀何在?经济日报记者深入探访,揭秘湘江新区的人才吸引力。
湘江新区自2015年获批国家级新区以来,已拥有工程机械、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构建“2+4+N”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
如邓意麒,英国伦敦大学博士,面对职业抉择时,湘江新区抛出橄榄枝,提供优质创业环境与扶持政策。她和团队创办湖南苏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新区提供从人才贷到知识产权贷等融资支持,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湘江新区不仅提供政策支持,还设立国际人才服务之家,提供人才引进、评估、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集聚格局。
圣湘生物通过引入人才、设立产业基金等措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布局拓宽,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4.75亿元,同比增长21.62%。
湘江新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通过政策扶持与暖心服务,吸引顶尖学者到技能工匠,形成立体化人才集聚。如“人才政策十条”,对一流科学家及创新团队最高给予1亿元综合资助。
湘江新区更以“无微不至”的服务留住人才,创新“人才绿卡”等服务机制,提供保姆式、伙伴式、专家式服务,举办丰富文体活动,完善青年住房安居体系。
湘江新区还吸引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从“IP到IPO”的成长链。如计昊天,中南大学本科生,创立潇湘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种子轮融资,免费入驻创新创业园。
湘江新区将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以最大诚意礼遇人才,推动人才与新区相互成就,共创未来。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