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强化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支持,助力市场企稳
AI导读:
河南省发布政策措施,强调加强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扩大收购存量商品房规模。多地政府利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强化对“白名单”项目融资支持,助力市场企稳。未来,加快放款节奏、提升融资效率将成为重点工作方向。
4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若干政策措施》,强调加强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扩大收购存量商品房规模,计划2025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保交房项目交付。此举旨在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市场止跌回稳。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在此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近期,多地政府,包括河南,纷纷强调将充分利用该机制,强化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的融资支持。未来,加快放款节奏、提升融资效率将成为各地重点工作方向。
自2024年初建立以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优化,助力保交房工作。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截至今年3月初,房地产“白名单”项目审批贷款金额超6万亿元,惠及超过1500万套住房。
专家指出,除了推动市场销售回稳,加大企业融资支持也是改善资金面的重要途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有助于防范房企债务违约,修复居民购房信心,促进市场企稳。
去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提出,所有符合“白名单”标准的房地产项目应纳入管理,做到“应进尽进”。近几个月来,“白名单”扩围工作持续推进,如山东省已将所有存量合规项目纳入管理,并发放大量融资。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多地正积极推动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
例如,青岛市六部门4月初发布的通知提出,优化完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用好“白名单”,一视同仁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力争授信总额达2000亿元,到位资金达1500亿元。
房地产“白名单”扩围增效,不断强化对房地产项目的融资支持。这既有助于保障购房者权益,也将持续改善房企现金流和资金状况,有助于风险防范化解。
专家建议,各部门应加强协同,明确金融机构尽职免责,加快落实“白名单”资金,优化放款条件,加快放款节奏,实质性改善企业资金面;同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对企业债务“能展尽展”,稳定市场预期。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