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多家房企推出债务重组方案,“债转股”成为关键词。融创中国、佳兆业等房企通过债转股等方式为债权人提供短期流动性及潜在股票升值收益机会,降低负债压力,保留核心资产控制权。

最近,房企债务重组频频传出佳音。经过与投资者的多轮磋商,这些房企推出了相对可行的化债方案,“债转股”成为化解债务危机的重要策略。

多家房企力推“债转股”

近日,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其境外债务重组取得了重大进展,总规模约95.5亿美元。此次重组的亮点是“全额债权转股权”,为债权人提供短期流动性及潜在股票升值收益的机会。例如,公司向债权人分配两种新强制可转债(新MCB),一类转股价为6.80港元/股,另一类为3.85港元/股,后者可在重组后18—30个月内转股,且总量不超过债权总额的25%。同时,应部分债权人要求,重组方案推出“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向主要股东提供受限股票,其投票权等权利在6年内受限。

素有“旧改大王”之称的佳兆业也传来债务重组新进展。4月8日,佳兆业计划发行六档新美元债(约合50亿美元)和八档强制可转换债券(约合68.92亿美元),若全部转换,将新增130.16亿股新股。

此前,龙光集团向债权人公布了涵盖21笔债券的境内债务重组方案,本金余额合计219.62亿元。龙光集团提供了包括折价购回、资产抵债、债转股等在内的五个选项,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22日晚间,荣盛发展公布了债务化解新方案,计划通过搭建两大轻资产运营主体,以平台股权抵偿约160亿元债务,涉及酒店、代建等多个业务板块。这本质上是通过债务转化为轻资产平台股权,既降低负债压力,又保留核心资产控制权。

多元化重组策略降低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过去房企债务重组以展期为主,但新一轮债务重组中,多数房企转向全面削债,主要通过折价赎回债券和强制转股等方式。由于现金流紧张且优质资产不多,债转股成为大多数房企重组的标配。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折价回购、债转股等方式有助于企业减少债务,恢复流动性,争取未来偿还债务的空间。但业内人士也提醒,房企需关注重组方案执行效率及市场复苏进度,确保方案得到债权人支持,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种重组方式。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需政策、企业、金融系统多方协同应对挑战。短期内,现金流和债务压力仍是关键;中长期则需通过供给侧改革和需求端刺激重建行业生态。未来,稳健现金流、核心城市聚焦、创新能力强的房企有望率先突围。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