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好房子”写入其中,要求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居住环境。此举引发广泛关注,房地产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着墨较多,内容也较为丰富。其中,除了对楼市止跌回稳作出政策部署外,还有一句表述引发了广泛关注,“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这也是“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3月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透露,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修订了《住宅项目规范》,其中一项是要把住宅的层高提高到不低于3米。这一举措有望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质。

  近几年,“好房子”成为住房建设领域的热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随着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居住需求的不断提升,“好房子”成为承接这种需求的主要载体。从产业发展层面来看,“好房子”建设有望成为存量时代的新赛道,并将拉动诸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未来一段时间,有关“好房子”建设的支持性措施将加速出台,这一领域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梳理“好房子”政策的缘起、标准的演变、社会及行业价值等,无疑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从“宜居城市”到“好房子”,这一理念的变化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群众居住需求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回应。2022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就强调,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是住房城乡建设部的重要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也成为建设“好房子”的重要政策依据。随着“好房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的抓手作用更加凸显。

  在2022年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建部将建设“好房子”提到重要高度。此后两年,建设“好房子”都成为住建部的工作重点。2024年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更是把建设“好房子”单列为一项工作重点。

  随着“好房子”标准的不断演变和完善,目前关于“好房子”的标准已经确定为“安全、舒适、绿色、智慧”。这一标准不仅适用于商品房,也适用于保障房,体现了政府对所有居民居住品质的重视。

  在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好房子”建设为企业开辟了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赛道。建设“好房子”将拉动家具、家电、建材等多个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还有助于带动绿色产业、智能设备的发展。

  近年来,住建部一直在推进“好房子”的标准制定和制度建设。其中,《住宅项目规范》的修订是重要内容。根据现行的2011年版《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层高宜为2.80米”。而修订后的《住宅项目规范》则提出“新建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00米”。

  除了层高等统一标准外,因地制宜推出“地方版”的好房子标准也很重要。去年以来,江苏、湖北、北京、杭州等多省市出台了高品质住宅设计导则或相关技术规定,推动“好房子”建设。

  在2025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有19个省市明确提出要建设“好房子”。此外,按照2024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会议的部署,《住宅项目规范》有望在今年完成修订并发布。

  未来,随着“好房子”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完善,更多居民将能够享受到高品质、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居住环境。同时,“好房子”建设也将为房地产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