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开年,经济大省纷纷推出稳经济举措,稳楼市、扩内需和稳外贸成为重点。广东、山东、上海等地出台多项政策,包括专项债回收闲置土地、推行“房票”安置等。同时,各地加大重大项目建设力度,提振消费,应对外贸“逆风”,力求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除了Deepseek引爆地方对科技创新的重视,2025年开年以来,经济大省纷纷推出稳经济举措,力求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楼市成为地方的核心关切。广东省内多个城市,如广州、珠海、佛山等,率先公示了一批拟用专项债资金回收存量闲置土地的信息。山东则出台了促进住房消费的行动计划,推行“房票”安置模式。上海明确要全面提速“两旧一村”改造和城市更新。北京在2月18日率先重启土储专项债发行,筹集超100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土地一级开发。

扩内需和稳外贸同样是开年稳经济的重要举措。江苏、浙江等省份推动一季度重点项目尽早开工,上海、河南等地则计划发放消费券,以刺激餐饮、文旅等行业消费。广东则明确表示要出台新一轮稳外贸政策,支持外贸优品积极拓展国内市场。

专项债、“房票”、购房补贴等政策手段正加力稳楼市。房地产作为拖累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自2025年以来已受到各地多项稳楼市举措的关注。

广东省内多个城市陆续发布运用地方专项债回收回购存量闲置土地的信息,以改善土地供求关系,增强房地产企业现金流动性。山东省政府推出的20条政策举措中,也明确在城中村改造中推行“房票”安置模式。河南省则督促各地因城施策出台加力支持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政策举措中,也明确要优化完善房地产政策,全面提速“两旧一村”改造和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扩围至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的货币化安置,有助于推动房地产去库存、稳定房地产投资。

北京打响了重启土储专项债发行的第一枪,为25个土储项目筹集了约117亿元资金。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一级土地开发,包括征地、拆迁等,以推动这些土地达到入市交易条件。

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2025年全方位扩内需成为各地重点工作。江苏、浙江等省份纷纷加大重大项目建设力度,确保一季度“开门红”。同时,各省在提振消费方面也加大了政策力度,如上海市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范围从8类产品拓展到15类产品,并增加资金规模。

河南省也继续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并将手机、平板等纳入支持范围。对于东部经济大省而言,如何更好地应对外贸“逆风”也是重点工作。浙江省省长刘捷在调研外贸企业时指出,要着力提高硬核实力和竞争力,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部分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通过加大海外布局、调整产能等方式减少对企业的影响。

在外部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国应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积极扩大内需,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