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住房公积金政策优化调整,助力住房需求增长
AI导读:
近期,全国超过20座城市推出住房公积金优化调整措施,包括提升贷款限额、允许异地购房支持、优化租房提取流程等,旨在增强制度灵活性与普惠性,服务广大缴存职工,激发住房刚需及低收入群体购房需求,推动购房需求增长。
新华财经上海2月18日电(刘暄)近期,各地住房公积金政策变动备受瞩目。截至目前,不完全统计显示,全国已有超过20座城市推出了住房公积金的优化调整措施,涵盖提升贷款限额、异地购房支持及优化租房提取流程等多个方面。
专家指出,公积金改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一环,其深化与调整不仅体现在缴存比例、基数的变动,更是一次对公积金制度的深刻革新,旨在提升制度灵活性与普惠性,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缴存职工及社会各界。
多地公积金政策全面升级
近期,全国多地公积金政策调整主要聚焦于提升贷款额度、异地购房无障碍及租房提取便捷化三大方向。
记者梳理发现,为缓解购房压力,多地提高了公积金贷款额度。例如,长沙将职工购买商品房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提升至80万元,三孩家庭更是高达90万元;济南也大幅提升贷款额度,二孩及以上家庭最高可贷100万元,并取消了首套房和二套房的限制。马鞍山市同样调整了政策,夫妇双方都有公积金的可申请最大限额上调至85万元。
公积金异地购房政策亦有所调整,打破了地域壁垒。例如,厦门自2025年2月1日起,取消了省内异地购房提取时的户籍或工作证明要求,实现了全省范围内的无障碍提取。成都亦全面取消了省内异地购房提取限制,与多个城市实现了提取互认,促进了区域经济交流与人口流动。
同时,公积金在租房提取方面亦作出优化,减轻了租房者的经济负担。日前,北京开展了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实现了“一次申请,按月支付,自动到账,一站办结”。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表示,将依据试点成效,继续与各类住房租赁机构对接,并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广实施。
灵活就业者等群体受惠
从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到打破异地购房限制,再到租房提取优化,公积金改革在更多领域持续“破圈”。
例如,部分地区扩大了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员范围。天津、宜昌、兰州等地明确将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原则上亦可享受“商转公”“多孩家庭公积金贷款支持政策”等多重权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副教授施一宁表示,新的公积金政策在灵活就业者层面实现了“破圈”,即允许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公积金,享受相应的贷款、提取等服务,打破了以往制度的限制,有效支持了这一群体的住房需求,公积金政策对社会经济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进一步提高。
“政策特别关注年轻人家庭、灵活就业者及资金储备不足家庭的购房需求,有望激发一部分住房刚需及低收入群体的购房需求,短期内激活房地产市场,推动购房需求增长。”施一宁说。
此外,不少地区还上浮了高学历人才、多子女家庭和绿色建筑的最高贷款额度,进一步发挥了住房公积金的保障作用,促进了住房消费及市场的健康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主任刘轶芳指出,引导购房者优先选择绿色建筑,能够激发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建筑行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通过降低购房者购买绿色建筑的经济压力,吸引更多人进入市场,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