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了《北京市平原多点地区“好房子”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试行)》,旨在提升住房品质,推动住房供给侧改革,满足居民多样化居住需求,助力楼市房产高质量发展。

  2月12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北京市平原多点地区“好房子”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要点》)。这项政策是在《北京市高品质商品住宅设计导则(试行)》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化,旨在落实“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别是在平原新城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楼市房产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悉,《技术要点》主要适用于顺义区、大兴区、昌平区、房山区及亦庄新城等平原多点地区,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也可参照执行。平原多点地区土地供应量占全市约60%,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和政策资源,因此成为此次政策示范的先行地区。

  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强调,《技术要点》旨在统一审批标准和管理尺度,提升住宅项目审批效率,助力平原多点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该政策还兼顾新增供应和存量去化,旨在提振土地和住房市场信心,为住房市场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制定过程中,《技术要点》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包括居民、购房意向群体、开发建设单位等,将阳台设置、底层架空、共享空间等问题作为重要创新点。

  一是丰富居住空间形式,提升居民居住体验。《技术要点》允许增加阳台面积,部分不计入容积率,同时允许套内面积较大的住宅设置挑空空间,提高住宅得房率。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城市宜居度。《技术要点》鼓励配建邻里共享公共空间、设置架空层、增设风雨连廊等,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和宜居度。

  三是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提升小区品质。《技术要点》增加了居住建筑高度管控的弹性,鼓励跨支路连通、提升建筑品质和新材料应用。

  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表示,未来将定期开展《技术要点》实施评估,并根据需求进行修订完善,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