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初,中国房企拿地活动显著回暖,百强房企拿地总额同比增长41.4%。尽管销售方面仍需进一步恢复,但降幅已明显收窄。同时,房地产行业继续经历洗牌过程,市场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房企布局回归一二线城市趋势明显。

  中新社北京2月5日电 (记者庞无忌) 2025年初,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一股新的活力,房企拿地活动显著回暖。据中指研究院研究主管王琳在5日的一场月度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会上透露,今年1月份,百强房企拿地总额达到了1210.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1.4%,成功实现了同比由负转正的重要转变。

  自2024年10月以来,中国核心城市的土拍市场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进入2025年1月,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土地推出及成交情况均呈现出较为活跃的态势。数据显示,这些一线城市住宅和商办用地的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超过了10%,并且有多宗高价地块顺利成交,这为百强房企拿地总额的同比转正提供了有力支撑。

  尽管房企拿地活动有所恢复,但销售方面仍需进一步恢复。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百强房企的销售总额为235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16.5%。分析人士指出,1月份正值春节假期,这对房企的销售活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销售额同比下降。然而,与2024年全年超过30%的降幅相比,这一数据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收窄趋势。

  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继续经历着深刻的“洗牌”过程。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4年销售额排名前五位的房企分别为保利发展、中海地产、绿城中国、华润置地和万科。这一排名打破了此前“碧万融恒”四家房企长时间占据榜首的格局,显示出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此外,去年销售额排名前十位的房企还包括招商蛇口、建发房产、越秀地产、滨江集团和华发股份,这些房企的崛起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竞争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房企在布局方面正呈现出回归一二线城市的明显趋势。数据显示,2024年20家规模房企在一二线城市的业绩贡献合计占比达到了86.5%,较上年小幅上升了0.9个百分点。其中,一线城市销售额占比较上年增加了4.5个百分点至33.1%,并且连续多年持续上升,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支撑。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图片及链接信息已保留,未做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