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房地产市场在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出现积极变化,市场信心有所恢复,楼市呈现企稳回升势头。购房者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更加关注住房品质。

2024年,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吸引了广泛关注。从中央至地方层面,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市场出现了积极的转变,显现出企稳回升的迹象。

2024年房地产市场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在调研中,你观察到市场的哪些新变化?编辑部与多名新华社记者进行了对话,他们深耕楼市报道领域,一同回顾2024年楼市风云。

新华社记者吴雨认为,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政策组合拳”。2024年,房地产政策以“组合拳”形式出击,包括取消或调减限制性措施、优化税收政策、调整土地政策、推出房地产金融“政策包”等。相关部门协同作战,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措施,为房地产市场开出“良方”。

新华社记者王优玲指出,中央政治局会议于9月26日作出部署,旨在促进市场回暖。随后,“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的政策组合拳逐渐显现成效,10月和11月新建商品房交易网签面积连续两个月实现同比和环比双增长。

新华社记者林光耀表示,楼市筑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2024年,楼市仍面临压力,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大城市房价高企,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负担较重。居民对提升居住品质的愿望愈发强烈。房地产市场问题的解决需长短结合、标本兼治。

新华社记者赵瑞希印象深刻的是存量房业主对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反应。高利率不仅促使部分人提前还款,也成为阻碍购房者购房的障碍。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的呼声强烈,银行下调利率后,大量业主受益,购房者也更敢于出手,不再过度担心资金成本。

新华社记者王浩明提到,群众对“好房子”的需求触动了他。购房者的需求已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更加关注房子的绿色建筑属性、周边环境以及配套设施。开发商需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王浩明还表示,市场信心有所恢复。政策出台前,购房者多持观望态度。但随着政策明确和“止跌回稳”的提出,购房者信心增强,果断出手。

王优玲在采访中发现,政策出台后,房地产中介忙碌起来,网签中心不再冷清,签约室里常坐满议价双方。这些现象表明市场预期改善,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的动能增强。

吴雨从金融角度观察政策效果,认为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发挥积极作用,商品住房项目贷款纳入“白名单”管理,有助于缓解房企资金链紧张,保障交房,提振市场信心。

赵瑞希指出,明确政策实施细则,将中央指导性政策转化为地方可执行的操作性文件至关重要。例如,配售型保障房在执行时需细化面积、价格等。

林光耀认为,应继续化解房企风险,推进“白名单”制度、优化融资环境,同时增加“好房子”供给。对于“以旧换新”政策,可在简化交易流程、便捷百姓方面作出更多探索。

王优玲强调,未来任务艰巨。例如,在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中,如何推进货币化安置、为新市民提供更多低成本基础空间、做好产业搬迁和转型升级等,需各地不断探索解决。商品房建设需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推动建立要素联动新机制,促进房地产供需平衡、市场稳定。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