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护险引领,保险业构建认知症照护新生态
AI导读:
面对近1700万认知症患者照护难题,国家政策引领下长护险发挥重要作用。保险业通过产品创新、专业照护社区等构建认知症友好型社会支持生态,为认知症患者提供更全面照护。
蓝鲸新闻10月10日讯 面对我国近1700万认知症患者的照护难题,一场由国家政策引领、长护险提供支撑、保险行业深度参与的系统性应对正在展开。长护险作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手段,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记者注意到,随着国家统一长护险服务目录的出台,照护服务走向标准化。与此同时,保险业正超越传统保障角色,通过创新产品、专业照护社区与公益早筛等,共同构建一个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认知症友好型社会支持生态。保险业的创新参与,为认知症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
长护险统一服务目录出台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主的老年痴呆疾病(认知症)发病人数持续增加,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现存的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近1700万例,患病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随着年龄增加不断上升,73.6%的认知障碍患者曾发生安全风险,超过1/3的认知障碍患者曾发生跌倒、走失、用药错误这三种甚至更多的安全风险。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长护险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2023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2023-2025)的通知》,同年9月行动正式启动。2024年末,卫健委又发布《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明确围绕增加痴呆老年人照护服务供给等7项任务设置9个项目专栏,包括认知功能筛查和早期干预能力提升项目、痴呆老年人照护专区(单元)建设项目等等。这一系列行动,为认知症患者的照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连续的行动指导下,各地、各机构通过宣传老年痴呆防治科普知识、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及早期干预等措施开展防治促进工作。在针对认知症的照护方面,近年来,我国着力推动的长期护理保险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16年国家组织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以来,49个试点地区在长期护理保险支付政策、保障范围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截至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1.9亿人,支出超过850亿元,成效显著。
随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日益发展,地区间支付范围不统一、服务项目内涵不一致、服务管理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凸显,亟需提高长期护理保险支付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促进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均等化。在此背景下,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国家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目录(试行)》(下称《目录》),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明确长护服务项目内容,为长护险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依据。
“《目录》意在规范长护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稳定保障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人员权益,更好保障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平稳运行”,医保局在政策解读中表示。业内专家也指出,《目录》中的项目精准回应了中重度认知症患者因生活自理能力衰退而产生的核心照护需求,对于提升照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青岛、苏州等多个长护险试点地区对于认知障碍给予一定的支持,在长护险进一步‘铺设’的基础上,易被忽视的认知症患者将得到更全面的照护”,业内专家向记者指出。这一变化,让认知症患者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应对认知症,保险业构建产品与服务新生态
在政策性保险为认知症护航的同时,保险机构依托于自身在于健康、养老生态的布局和优势,以产品创新、生态构建、公益等方式参与认知症应对的队伍中。保险机构的积极参与,为认知症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
这一布局逻辑背后,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保险机构能够整合筛查、诊断、照护等资源,构建“保险+服务”的生态闭环,同时依托于早期筛查和健康干预等,实现更精细、更可持续的风险管理。这种创新模式,为认知症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保障。
记者梳理来看,保险业在认知症领域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产品创新、照护分类、康养服务等维度。首先,在产品端,保险公司正在填补传统健康险在认知症保障方面的空白,产品形态日益丰富。比如中国太保寿险推出聚焦阿尔兹海默病全周期管理的“守护记忆”普惠型认知障碍专病保险等,这些创新产品,为认知症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多年来健康险发展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困局,而对认知症至关重要的长期护理、康复支持、专业照护等服务则普遍缺失。在这片蓝海市场,率先布局,是响应国家政策的探索,其实也是抢占先机”,业内人士分析道。保险机构的率先布局,将推动认知症保障领域的不断发展。
另一方面,多家保险机构依托布局的养老社区,设置针对认知症的照护专区,并将服务与保险产品相结合。中国太保“太保家园”、泰康人寿“泰康之家”等,均已打造认知症照护专区,为认知症患者提供了更加专业的照护服务。
“认知功能损伤通常会伴有情感控制能力、社会行为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衰退,对认知症人士的照护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很强的专业性。”泰康之家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这强调了专业照护对于认知症患者的重要性。
从机构实践来看,太保家园创建“乐忆家”认知症照护子品牌,定制个性化方案,并引进非药物疗愈方式;泰康之家构建以“5+3+1”为核心的记忆照护服务体系。这些创新实践,为认知症患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照护方案。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在症状尚不明显的早期阶段进行识别和干预,是应对认知症的关键。当前,已有部分保险机构以公益等方式参与推动前沿诊断与早期筛查,为构建认知症全程防治体系打下基础。比如中国太保设立的太保蓝公益基金会的守护记忆公益项目,已累计开展公益早筛26.47万人次,成效显著。
预防和应对认知障碍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当下,通过产品、服务与公益的协同发力,保险行业正在认知症保障与照护领域逐步构建更加系统且可持续的应对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将为认知症患者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章来源:蓝鲸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