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9月3日数据揭示,前8月超九成保险资管产品获正回报,年化回报率中位数3.95%。权益市场回暖促权益类产品收益大增,高股息资产或成未来配置重点。

  资本市场上行、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保险资管产品业绩表现几何?9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通过Wind统计发现,在1542只有统计数据的保险资管产品中,前8个月超九成产品取得正回报,年化回报率中位数为3.95%,保险资管收益表现亮眼。

  目前来看,在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共同作用下,保险资管产品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收益提升潜力。业内专家认为,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应进一步提升资产市场中权益类产品投资占比,把握市场中的新机会,以实现更好的投资回报。

  受益于A股市场回暖

  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是指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面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以组合方式进行投资运作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根据组合形式的不同,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又分为固收类、权益类、混合类等。

  今年前8个月,受资本市场回暖、险资优化投资结构等因素作用,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收益率表现较为亮眼。北京商报记者通过Wind统计发现,在1542只有统计数据的保险资管产品中,前8个月1451只取得正回报,占比为94%,4只回报为0,87只回报率为负数;年化回报率中位数为3.95%。

  从不同类型产品交出的成绩单来看,固收类产品表现相对稳健,而权益类产品则提供了相对较高的收益。882只固收类产品回报中位数为2.53%,有831只产品取得正收益;204只权益类产品中,回报中位数高达30.28%,其中195款回报为正,保险资管产品收益分化明显。

  市场环境的变化对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的收益产生了深远影响。前8个月,权益市场逐步回暖,为权益类产品的收益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今年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市场情绪逐步修复。更重要的是,A股市场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调整后,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为反弹提供了充足的空间。随着政策利好不断释放,市场迎来了一轮显著的上涨行情。”海南纵帆私募基金经理王兆江分析。

  业内专家表示,固收类保险资管产品收益率整体表现良好,得益于保险资管公司稳健的投资策略。王兆江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保险资金具有负债驱动的特性,需要对未来的保险赔付提供刚性兑付。因此,本金安全和稳定现金流是保险资金投资的首要目标。固收类资产的本金和利息收入相对确定,与保险资金的负债期限和成本能够更好地匹配。固收类产品主要投向国债、地方政府债、高信用等级的企业债、金融债等。这些标的的发行主体信用高,违约风险相对较小,价格波动也远小于股票等权益资产。即使在市场下行期,也能提供稳定的票息收入,体现保险资管稳健性。

  高股息资产或将成配置重点

  可以看出,保险资管产品取得超九成正向回报受益于资本市场的表现以及固收资产收益相对稳定。

  实际上,随着新一轮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开启,保险资管公司在提升自身投研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考虑增加对高收益资产的配置力度,寻求更高效的资产负债匹配方式。

  业内人士表示,因长期利率中枢下移趋势延续,固收资产收益贡献可能收窄,而权益投资在合理风控下能有效提升组合收益弹性、抵御利差损风险。保险资金或重点布局高股息、低估值的稳健资产,以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动态平衡,优化保险资管产品配置。

  谈及未来保险资管产品可能配置的方向,王兆江指出,可能会选择性布局高端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医药等符合国家长期发展战略方向的行业,但通常会选择其中商业模式清晰、竞争格局稳定、现金流已经转正的龙头公司,而非概念炒作型的小公司。还有符合国家战略的优质蓝筹股,聚焦“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的优质国有企业,这些企业通常估值低、分红好、治理结构改善,具备价值重估的潜力。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