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周期下保险资金配置策略:权益加码与高股息聚焦
AI导读:
低利率新周期下,保险资金通过增配权益类资产、聚焦高股息股票优化配置。五大A股上市险企投资资产增长,权益投资比例提升,同时关注港股及创新型资产布局,以应对收益与风险双重考验。
利率不断走低、资本市场“吸睛”,在保险资金配置新周期下,如何优化资产布局成为主要议题。截至8月31日,中报季收官,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五大A股上市险企的投资“账本”同时摊开。从投资端来看,上半年各家险企投资资产均较年初实现增长,其中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显著加大,成为增厚收益的关键。
低利率环境对人身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提出了新要求。多家险企管理层表示,在固收类资产收益承压的背景下,挖掘多元资产、增配权益类资产,特别是高股息资产,已成为上市险企资产配置策略中的重要一环。此外,险企还注重对成长性标的的挖掘,以捕捉超额收益。
权益布局加码增厚收益
投资业绩一直都是保险公司整体业绩表现的“胜负手”。截至6月末,五大A股上市险企投资资产合计19.73万亿元,同比增长7.52%。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呈现回暖态势,为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多家险企披露的投资收益相关指标较2024年上半年均实现明显增长。
具体来说,中国人保上半年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5.1%,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率为3.29%;中国太保总投资收益率为2.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从半年报数据来看,各家险企在优化资产配置上虽有不同侧重,但都明显加大了对权益投资的配置力度,如中国平安股票投资占比达10.5%,中国人寿权益类金融资产较年初增加1565亿元。
对于未来投资环境,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预测,债市方面低利率环境或将延续,对于险企来说,亟须通过精细化资产负债管理来应对收益要求与风险控制的双重考验。对于股市,海南纵帆私募基金经理王兆江表示,目前A股市场估值总体合理,市场底部相对夯实,积极因素累积增多,这有利于中国优势制造业的盈利修复和估值提升,也为险资入市提供良好机遇。
目光聚焦高股息股票
在宏观利率下行、优质资产稀缺的背景下,保险资金“长钱长投”的优势正被市场重新审视。考虑到资产端收益匹配与负债端久期管理,险资巨头们把目光锁定在兼具稳健现金流与防御属性的高股息资产上。对于2025年投资策略,多家险企对今年资本市场的表现比较乐观,表示将加大保险资金入市力度。
新华保险副总裁秦泓波表示,当前环境下,新华保险权益投资策略为,通过优化配置结构,在有效控制波动的前提下,获取长期稳健的超额收益。中国太保副总裁苏罡提到,低利率市场环境导致优质资产供给不足,保险资金存在较大配置压力,而国内权益资产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而在权益资产投资中,高股息股票和成长性板块则是险企投资布局的重点。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表示,会适度加大权益资产的配置,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成长板块和高分红的价值股展开布局。刘晖也提到,将积极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要求,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股息股票配置。
“高股息资产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符合保险资金对稳定收益的需求。”王兆江提到。在险企寻找高股息资产过程中,“险企举牌险企”是今年较为独特的现象,如中国平安先后举牌了中国太保H股和中国人寿H股。
近两年,险资中长期资金投资是业内十分关注的投资尝试和探索。中国人寿在2024年2月联合新华保险发起设立了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基金投资范围包括与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挖掘多元资产
一直以来,固收投资始终是险资配置的“压舱石”。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债券投资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处在历史高位。从各家公司表态来看,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超长期债券的跨周期匹配,同时加大创新型优质资产的布局。
其他投资方面,苏罡表示,将合理延展固定收益资产久期,加大ABS、公募REITs等配置,稳步增加公开市场的权益资产以及未上市股权等另类资产配置。中国人寿则将目光放在了境外市场,刘晖表示,港股市场是公司权益投资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半年将继续关注港股市场。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