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新规:引导险资入市,稳定资本市场
AI导读:
财政部公布新规,提升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权重至70%,引导保险长期资金入市。新规有助于熨平市场波动,优化市场生态,增强市场韧性,为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推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新华财经北京7月13日电(记者董道勇、张斯文)财政部11日公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明确,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三年、五年的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70%。新规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实施。
业内人士分析,保险资金来源稳定,偿付周期长。长周期考核机制的建立,有助于熨平短期市场波动对其业绩的影响,进而引导保险长期资金入市,更好发挥保险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随着政策鼓励下更多“长钱”投入资本市场亦有助于优化市场生态、增强市场韧性,进而提升险资长期回报水平,形成良性循环。
“长周期考核”引导险资入市
保险资金是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1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
本次修改后的“长周期考核”方案有哪些特点?记者注意到,一是新考核方案将净资产收益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二是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
此外,本次通知还提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要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加强资产和负债匹配管理;同时完善内部中长期考核机制,加强投资组合管理,并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和风险评估体系。
专家表示,建立与保险资金特点相匹配的长周期考核,是破除长期资金入市障碍的关键一环。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金融系教授胡继晔表示,财政部增加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的考核周期,可以真正实现“长钱长投”,为新质生产力提供稳定资金。
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一峰认为,本轮政策将推动保险资金加大入市力度。“长周期考核制度的持续完善有助于疏通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堵点。”王一峰说。
中国人寿表示,“长周期考核”细则落地,有利于引导国有保险资金充分发挥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优势,积极提高权益类投资占比,增加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供给。
长周期考核将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实际投资A股的比例约为11%左右。长周期考核是提升各类资金股票投资稳定性和积极性的关键举措。
专家表示,从短期看,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将给市场带来大规模增量资金;长期看,将显著改善市场的资金结构,增强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王一峰分析说,新考核政策适当提高权益投资比例有助于险企提高投资收益弹性。此前,国金证券非银团队测算,如果保险行业权益占比提升1%,预计全年能为股市带来超3000亿元的增量资金。
中国人寿认为,“长周期考核”细则落地,有利于促进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高质量发展,必将有力推动其长期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后续随着经济预期修复及市场信心回暖,保险股贝塔行情有望持续演绎。”王一峰认为,权益市场阶段性回升有望提振险企投资端表现。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