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泰康资产管理公司获批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参与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试点规模总量增至1620亿元,8家保险公司参与。此举对保险公司和资本市场均有益处,未来试点有望继续扩大。

备受关注的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再次迎来新进展。4月16日,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泰康资产”)宣布,其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暂定名)的申请已获金融监管总局批准。此举标志着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进一步扩大。

当前,我国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总量已增至1620亿元,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从2家增至8家,包括“老七家”头部寿险公司。这些长期资金将如何运用?有哪些新的模式探索?

从“抱团”到单独尝试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即保险公司出资设立私募证券基金,主要投资并长期持有二级市场股票。自2023年10月启动以来,试点规模不断扩大。首批试点的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设立500亿元基金。随后,第二批试点启动,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保险公司获准参与,规模合计520亿元。今年3月,又有5家保险公司获批,规模增至600亿元。

泰康资产此次获批的泰康稳行基金属于第二批试点。泰康稳行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首期投资规模预计120亿元。该基金将精选境内和香港市场的优质上市公司,追求中长期稳健增值。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第二批试点机制更加灵活,可由单独一家或多家保险公司发起设立基金。

泰康资产选择单独发起设立私募基金,财经评论员郭宇轩认为,这得益于其独立操盘能力和成熟投研体系,有助于提升决策效率,挖掘医疗健康、科技等领域的长期投资机会。

试点有望继续扩大

前两批试点机构名单中,寿险“老七家”均已参与。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指出,保险资金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入市,对保险公司和资本市场均有益处。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可增加投资渠道和收益来源,提高资产配置灵活性和收益水平。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稳定的长期资金有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和稳定性。

东莞证券表示,中长期资金入市是政策引导的重要方向,也是保险公司稳健运营的内在需求。增加权益类投资和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有助于提升险企整体投资收益水平,减轻利差损压力。

此外,保险公司参与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还能有效缓解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新会计准则下,采用权益法核算私募证券基金公司的利润和分红,可减轻直接投资二级权益市场对报表的影响。

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并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和资金规模。

张新原预测,未来保险资金入市规模将持续扩大,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入市的数量也将不断增加。郭宇轩认为,头部险企可能更倾向于独立设立基金,而中小机构则可能通过联盟或委托管理方式入市。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