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调整险资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助力资本市场
AI导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预计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增加近5000亿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韩宋辉)记者4月8日获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旨在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此次调整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了险资的权益投资空间。
中泰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葛玉翔指出,《通知》将险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进行了优化调整,由过去的7档简化为5档。具体而言,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50%~200%、250%~300%和大于350%的险企,其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分别上调5个百分点至30%、40%和50%,此举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多的股权性资本。
葛玉翔预计,此次调整将使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增加近5000亿元。他强调,虽然当前险企权益配置比例达到45%以上存在较大难度,但通过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50%~200%、250%~300%的险企进行测算,估计本次权益配置比例上限增加将带来约4712亿元的增量资金。
以平安人寿为例,葛玉翔分析指出,2024年末平安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9.19%,公司2024年末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为9611亿元,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20.96%。本次调整后,公司权益投资上限由25%提升至30%,权益配置上限因此增加2576亿元。
葛玉翔还强调,尽管政策有所放宽,但险企并不会立即用足上限增量。公司权益配置上限的提升,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司权益阈值的容忍度,但险资仍将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和资产负债匹配原则进行稳妥配置。
葛玉翔表示,监管部门通过发挥险资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优势,将为当前A股市场注入信心。在持续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负债匹配成为险企的首要课题,降低负债综合成本成为硬约束。捕捉权益市场的长期回报既是险企硬实力的体现,也是对资本市场的责任担当。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