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明确试点范围和投资比例,并确定10家试点保险公司。此举旨在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并为黄金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增强人民币黄金定价权。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林汉垚北京报道

  为了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此举旨在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

  《通知》明确了试点投资黄金的业务范畴、投资方式及投资比例,并指定了10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

  其中,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人保财险”)、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寿寿险”)、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安人寿”)、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保寿险”)在3月24日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审议,正式成为其会员。

  3月25日,国寿寿险、平安人寿分别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完成了国内保险机构首笔黄金询价交易和首笔上海金定价交易。

  或有助于缓解险企资产荒

  根据《通知》,试点投资黄金范围涵盖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上市或交易的各类黄金合约及黄金租借业务。

  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包括人保财险、国寿寿险、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人寿、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保寿险、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

  长久以来,保险行业的资产配置重心在于债券股票房地产等传统领域,但目前面临利率下行、资产荒加剧及新会计准则切换后投资波动加大等挑战。

  兴业证券分析师唐亮亮指出,保险资金亟需新的投资品种优化资产组合。

  东吴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孙婷也认为,在当前利率下行背景下,配置黄金资产对保险资金具有分散风险、保值增值等积极作用,有助于缓解“资产荒”压力。

  中国太平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张作学表示,将利用黄金与股票债券风险特性的差异,降低组合波动性,形成更多元化、分散化的资产配置。

  率先进行黄金交易后,中国人寿表示,将坚持长期主义投资理念,发挥黄金在优化组合、对冲风险、抵御通胀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提升公司整体投资组合的长期风险收益比率。

  平安人寿指出,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具有抗通胀能力和保值功能,能有效对冲经济波动和市场风险,且长远来看具有较高的收益潜力。

  险资“黄金仓”助力提升人民币黄金定价权

  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不仅有助于优化保险资产配置,还将为黄金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提升市场流动性,增强人民币计价黄金的交易权重。

  华泰证券研报测算,上述十家试点保险公司总投资资产约19万亿元,按照《通知》要求,最高或带来近2000亿元的黄金投资需求。

  上海黄金交易所表示,引入保险公司参与市场,有助于更好发挥黄金市场开放和保险业发展的联动作用,增强人民币黄金市场集聚性和稳健性,完善人民币黄金定价功能。

  平安人寿指出,险资购金在推动人民币黄金市场发展、完善人民币黄金定价功能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中国人寿方面同样表示,险资的入场将为黄金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提升黄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人民币黄金定价权。

  此外,世界黄金协会也对我国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保持期待,认为此举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黄金投资市场的建设与产品创新,提升中国黄金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