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永续债发行升温,票面利率普降
AI导读:
太平人寿等险企发行永续债规模达457亿元,票面利率普遍下降,险企通过永续债补充核心二级资本,提升偿付能力。业内人士表示,永续债票面利率下滑将吸引更多险企发行,优化财务结构,但低利率环境也让险企在发债方面存在疑虑。
3月21日,太平控股发布公告称,太平人寿已于2023年12月21日及2025年3月21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完毕2期总额合共为人民币200亿元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永续债)。该债券票面利率分别为每年3.30%及2.40%,自发行缴款截止日起每5年调整一次,在第5年及之后的每个付息日附太平人寿有条件赎回权。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2025年内险企发行资本补充债和永续债的规模合计达496亿元。其中,永续债规模达到了457亿元。新华保险也于近日通过相关决议,拟发行不超过100亿元永续债。险企发债利率普遍下降,以太平人寿为例,2023年年底永续债票面利率3.3%,今年降至2.40%。
业内人士指出,新会计准则和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面临挑战,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显著下滑。增资和发债成为险企补充资本的主要手段。大公国际研究报告显示,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未来持续稳定经营的关键指标,保险公司可通过发行股份、股东增资、发行债务性资本工具等方式补充资本,其中利润留存最为理想,但当前环境下,债券发行仍是险企短期内快速补充资本的主要途径。
永续债作为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可在持续经营和破产清算状态下吸收损失,满足偿付能力监管要求。自2022年央行与原银保监会发布相关通知后,永续债成为险企“补血”的重要选择。2023年11月,首只保险永续债正式发行上市,随后多家险企跟进。永续债能补充核心二级资本,直接提升保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今年以来,除太平人寿外,交银人寿、泰康养老、泰康人寿、平安人寿等多家险企已发行永续债,合计规模457亿元。同时,资本补充债也是险企外源性资本补充方式,能补充附属一级资本,提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表示,永续债与资本补充债在期限设定、偿付顺序、资本认定及税务处理上存在显著差异。永续债无固定到期日,可视为权益工具,偿付顺序排在更后位置,有助于显著提升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
在险企密集发债潮中,利率普遍下降。2023年险企永续债票面利率在3.25%至3.7%之间,2024年已降至2.2%至2.5%,今年前三个月基本维持该水平。中邮人寿等险企已掀起“发新还旧”潮,抓住相对较好的债券市场发行窗口,降低融资成本。
普华永道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设置赎回选择权有利于险企根据自身财务需要及市场利率变化应对,降低融资成本。永续债票面利率下滑将吸引更多险企发行,优化财务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和资本韧性。但低利率环境也让险企在发债方面存在疑虑,未来利率可能更低,险企或选择延迟发债。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院长宁威指出,债券融资对险企发展重要,可提升偿付能力,改善短期指标。但中长期看,债券融资将带来固定利息成本支出,考验险企盈利能力。当债券和负债达到一定规模后,再融资压力将增大。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