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保险利润波动与不动产投资揭秘
AI导读:
中邮保险近两年来利润剧烈波动,并因大手笔不动产投资受到关注。中邮保险管理层回应称,利润波动受新会计准则和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不动产投资旨在补齐配置短板,完善资产配置结构。
作为非上市险企的头部机构,低调的中邮保险近两年来频频见诸报端。近两年,该公司利润剧烈波动,还因几次大手笔不动产投资受到关注。那么,近几年中邮保险究竟发生了什么?其投资动作又基于什么考虑?近日,中邮保险管理层对焦点问题给予了坦诚回应。
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邮保险”)是中国邮政集团控股的寿险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注册资本286.63亿元,2009年9月开业,目前在22省(区、市)展业。截至2024年末,中邮保险总资产为6241亿元。
盈利大幅变化是何原因?
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初步数据显示,中邮保险2024年净利润为91.88亿元,在非上市险企中排名靠前,较上年同期发生巨大变化——2023年亏损120亿元。这一显著变化源于何因?中邮保险总经理李学军对此进行了详细阐释。
他表示,2023年该公司亏损主要受执行单边新会计准则叠加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新会计准则包括资产端的新金融工具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即中国版IFRS9,以及负债端的新保险合同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2020)》,即中国版IFRS17。这些新准则更强调市价,实现了资产和负债端的一些假设变动或变量的对冲和吸收。2023年,中邮保险在负债端仍执行老准则,资产端开始执行新准则,导致资产端以市价计量,市值波动传递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放大了资产端风险。
自2024年开始,中邮保险在负债端也执行了新准则。
李学军指出,中邮保险2024年利润总额约118亿元,主要得益于四个原因:一是资产结构的重构,大量增加国债、地方政府债券等长久期债券的配置;二是2023年因执行不对称会计准则产生的亏损在2024年部分转回;三是债类资产交易盘把握住交易机会,贡献了超额收益;四是“9·24行情”带来的股票收益。剔除一次性因素后,中邮保险正常的盈利水平大概为六七十亿元。
新业务价值接近百亿,今年新单保费预算负增长
对于2024年整体业绩,李学军表示,在保险行业仍高度承压的情况下,中邮保险取得了好于预期的成绩。其中,新业务价值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2024年接近10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负债成本率下降较快,背后有“报行合一”和定价利率调整的因素,也有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结构的因素。
数据显示,中邮保险2024年实现保费收入1349亿元,同比增长23%;投资收益225亿元,同比增长84%;财务投资收益率为4.08%,综合投资收益率达11.6%。展望2025年,李学军预计全年总保费收入能上1500亿元的台阶,新业务价值超过100亿元,但新单保费或继续负增长。
股票投资机会显著提高,逐渐增配成长股
作为长期资金和大资金的代表,保险资金的股票投资策略越发受到市场关注。中邮资管公司临时负责人、副总经理张戬表示,中邮保险在A股市场的投资规模和占比在2023年后都有显著上升,这是由自身资产负债匹配逻辑决定的,同时也是响应监管层号召、发挥保险资金市场稳定器作用的考虑。
张戬介绍,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中邮保险对于权益资产的投资更积极,倾向于认为2025年整个股票市场的机会显著大于过去两三年。今年中邮保险股票投资的主要打法是逐渐增加TPL类股票的配置,对波动性较大的股票资产更重视。
不动产投资占总资产1.6%,系补齐配置短板
近两年,中邮保险因大手笔不动产投资动作而出圈。2023年9月,中邮保险受让大悦城旗下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的中粮·置地广场项目,现已更名为中邮保险·玖安广场,交易价格为42.56亿元。此外,中邮保险还投资了西安启迪中心项目和上海博华广场不动产专项基金。
李学军表示,完成上海这一宗交易后,中邮保险持有的不动产余额合计不到100亿元,占其总资产比例约为1.6%。不动产投资旨在补上配置短板,完善资产配置结构,追求稳定回报。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