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分红险设定演示利率上限,7月1日起执行
AI导读:
香港保监局宣布,自7月1日起,香港分红险的演示利率将设上限,港元保单为6%,非港元保单为6.5%。此举旨在防止市场过度乐观假设,针对内地游客投保热潮中的销售乱象,推动预期管理。
香港分红险迎来重大变革。
香港保监局相关人士独家回应蓝鲸新闻记者称,自7月1日起,香港分红险的演示利率将受到严格限制,港元保单演示利率上限设定为6%,非港元保单上限为6.5%。此举旨在防止市场中出现过度乐观的投资回报假设,并直接针对内地游客赴港投保热潮中的销售乱象,或将引导市场围绕港险展开一场“预期管理攻防战”。
随着“纸上富贵”逐渐回归理性,香港保险这张被视为跨境资产配置王牌的资产,是否会开启新篇章?
香港分红保单设定演示利率上限,7月1日正式实施
有港媒报道,基于香港保监局早前拟定的分红保单演示利率上限规定,执行董事(长期业务)吕愈国近日宣布,该措施计划在7月1日推出,港元保单上限定为6%,非港元保单上限定为6.5%,至少每年更新一次。
演示利率是保险公司在销售时向客户展示的可能收益水平,与实际收益存在差异。
蓝鲸新闻记者从香港保监局相关人士处证实了这一消息。保监局正在就若干与销售分红保单相关的监管要求进行业内咨询,其中包括研究为利率说明的红利息率设定上限,旨在防止市场出现过度乐观的投资回报假设,推动保险公司良性竞争,促进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香港保监局还透露,正在就检讨中介人酬劳结构以及研究建立一站式分红实现率比较平台向业界收集意见,以确保客户获得公平对待,并进一步加强保单持有人的保障。
与内地分红保险产品相比,香港分红险产品的收益同样由保证收益和非保证收益构成,但差异在于,香港分红险的保证部分收益率较低,通常不超过1%,而非保证部分的预期收益率普遍较高。
在低保证收益的前提下,各香港保险公司“自由”设定演示利率。从近年来香港分红险产品的演示收益数据来看,2023年主要集中在6%-7%区间,2024年开始呈现走高趋势,部分达到7.2%-7.3%,当前头部机构主力产品预期收益主要集中在7.12%-7.19%。
然而,实际情况中,存在保证回报偏低而非保证回报(预期回报)偏高的情况,部分分红险以高预期吸引客户,但最终实现的收益率存在落差,引发客户投诉。
根据要求,保险公司需披露分红险实现率,即实际派发的非保证利益与销售时预期的非保证利益之间的比率。
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分析指出,近年来,香港保监局持续强化对分红险实现率的披露要求,要求保险公司公开长期历史数据,以提升透明度。此次演示利率上限的设定与此前趋势一致,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
调低预期收益率,并在香港监管部门披露要求更为严格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更容易达成分红承诺,不同产品的分红实现率也将更加客观。
演示利率上限设定背后:防御性“限高”
一直以来由市场“卷”出来的演示利率,将面临上限设定,监管部门此举有何考量?
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分析提出,演示利率上限低于市场表现的设定,“是具有防御性或预见性的下调。”
从香港分红险的具体情况来看,多家保险机构承诺将不少于90%的可分配盈余分配给保单持有人,这种分配机制强调“保单持有人优先”原则,但也意味着与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直接挂钩,受市场波动影响明显。
李文中亦提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高通胀、利率波动及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挑战,资本市场的长期回报预期趋于保守。香港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高度依赖全球化配置,设定演示利率上限,或反映了监管对长期投资回报的审慎预判。
换言之,这是对消费者进行的一场预期管理。
一位香港保险机构相关责任人表示,从控制风险的角度来看,之前演示利率较高,易使消费者对收益产生过高期待,一旦实际收益达不到,易引发纠纷。“设定演示利率上限,可使消费者预期更加合理。”
毕竟,并非所有产品实现率均可达到100%。据业内对头部10家香港保险公司254款产品的统计,在高演示利率的背景下,亦有约4成产品2023年分红实现率未达100%。
“风险拆弹”,上限设定利于推动内地客户重设评估框架
收益不达预期后或引发纠纷的担忧源头之一,在于内地访客。近两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大热,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内地访客占香港个人寿险新做保单保费的27%,内地以外的非本港居民约占37%。
近两年,在国内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香港分红保单的高演示利率吸引大量内地游客,尤其是不少无保险销售资质的人员,以转介绍的方式将内地游客带到香港投保,获取高额“转介费”,其中不乏内地一线销售人员。
在高额“转介费”的吸引下,内地无牌代理人违规宣传、推荐香港保险,也牵连出不少潜在风险,如法律风险、汇率风险、退保损失风险等,埋下隐患。
蓝鲸新闻记者从业内采访获悉,已有多家保险中介机构内部下发关于严禁宣传和推荐香港保险的通知。近日,又有机构重申相关规定,强调要求内部人员“排查各自自媒体、朋友圈中是否有涉及港险或海外保险的宣传与销售。一经发现,将依照监管要求与公司制度严肃处理。”
在香港分红保单即将设定演示利率上限之际,此举或是对应对一场“停售潮”的考量。
不过,结合业内反馈来看,担忧并不明显。首先,不同于此前业内出现的产品切换背景下的停售潮,此番演示利率上限的切换,并不与保单直接收益挂钩,相反或会促进分红实现率进一步提升。
香港某保险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港元保单6%和非港元保单6.5%的设定数值,既保证了合理性,又能让香港保险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短期内投保热情可能升温,在半年内形成购买小高峰。长期来看,香港保险多元货币、资产隔离的优势仍具有吸引力,尤其是高净值客户,相对更看重资产配置和风险隔离,对演示利率的调整不会太敏感。
亦有香港保险公司一线代理人认为,尽管监管设定了演示利率上限,但落实性有待考量。企业能否做到承诺给客户的回报,要看企业自身的投资及公司实力,监管不会进行太多干预。
但整体来看,这一举措有利于内地客户重构评估框架,将更多关注点聚焦在保险公司实际投资能力、分红实现率及资产负债匹配度方面,而非简单比较演示利率数值,从而实现理性预期。多名业内人士指出,这也会助推香港保险机构实现持续兑现、稳健经营的循环。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