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险行业2024年成绩单亮眼,净利润大增得益于投资收益与成本控制
AI导读:
2024年财险行业在资本市场回暖背景下交出亮眼成绩单,实现保费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投资收益成为关键推手,同时承保端成本控制也至关重要。新能源车险市场持续亏损,但政策推动有望改善赔付率。
2024年,财产险行业在资本市场回暖、保险行业盈利能力整体提升的背景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财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69万亿元,同比增长5.6%,寿险业保费增速为5.7%。截至目前,75家非上市财险公司已披露2024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415.22亿元,同比增长6.8%,行业净利润77.21亿元(剔除首年展业的申能财险),同比激增60.3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指出,2024年四季度财险公司整体呈现出保险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的态势。资本市场向好,保险公司抓住机遇,通过合理配置资产,投资收益大幅增加,推动净利润增长。同时,行业“马太效应”显著,头部险企凭借品牌、渠道、技术和风险管理优势,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和利润比例,带动整个财险行业净利润增长。
保费净利双增,投资收益成关键推手
截至2024年末,75家非上市财险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415.22亿元,其中56家保费正增长,27家险企增长率超10%,众惠相互、渔业互助保费增速超100%。
净利润方面,剔除首年展业的申能财险后,行业净利润77.21亿元,同比增长60.35%。国寿财险占据非上市财险公司净利润榜首,全年净利润超19亿元,同比增长37%。中华联合财险排名第二,净利润9.44亿元;英大泰和财险、鼎和财险分别实现净利润8.78亿元和7亿元,分列第三、第四位。紫金财险盈利大幅增长,以4.83亿元净利润排名第五。
2024年,部分财险公司出现亏损,其中申能财险净亏损24.57亿元,或因受让问题险企天安财险保险资产及车险业务承保利润挑战。永诚财险、亚太财险、诚泰财险、比亚迪财险、现代财险、前海财险同样亏损超亿元。
财险行业利润表现依然亮眼,资本市场回暖成为利润飙升的重要推手。从投资端看,财险公司整体投资表现稳健,投资收益普遍向好。75家财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平均达3.96%,同比提高1.83个百分点,除中石油专属财险外,其余均实现综合投资正收益。16家险企投资收益率突破5%,鑫安汽车综合投资收益率最高,达8.70%。
承保端成本控制是提升财险公司长期盈利能力的关键。2024年,73家财险公司平均综合成本率为109.25%,中位数为102.80%,较2023年下降0.59个百分点,近六成非上市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数据优化。
农险、外资表现高光,车企系险企陷困局
2024年财险市场“马太效应”持续。国寿财险以1111.83亿元保险业务收入独占鳌头,是唯一超千亿的公司;中华联合财险业务收入681.51亿元,排名第三的华安财险业务收入151.45亿元。非上市财险公司中排名前十的公司共揽下约六成市场保费收入。
专业农业保险机构表现突出,中原农险、国元农险、阳光农险、安华农险均盈利,净利润分别为4.22亿元、3.73亿元、3.73亿元和2.05亿元。保费收入均超50亿元,综合成本率均低于100%。近年来,我国对农险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农险需求和规模持续增长。
外资财险公司同样值得关注,2024年16家外资财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99%,净利润同比增长6.68%,仅安盛天平小幅亏损。车险是安盛天平重要业务板块,车险市场竞争激烈或对安盛天平综合成本率产生影响。
半数外资险企综合成本率低于100%,苏黎世、日本财险和东京海上最低。外资财险公司保费规模仅占非上市财险公司整体8.1%,但凭借外资股东经验和全球化风险管理体系,在精细化和差异化业务路线上表现突出,承保盈利能力较强。
车企背景的财险公司中,广汽设立的众诚保险、一汽设立的鑫安汽车、吉利投资入股的合众财险以及比亚迪财险表现各异。鑫安汽车车险业务保费增速大幅下降,同比下降30.07%,其他公司表现亮眼。比亚迪财险保费规模突破13亿元,合众财险同比增长32.17%。
然而,车企系险企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局。尽管保费收入增长,净利润表现惨淡。众诚保险未披露偿付能力数据,比亚迪财险、合众财险和鑫安汽车净利润分别为-1.69亿元、-0.45亿元和0.01亿元。综合成本率普遍较高,比亚迪财险综合成本率高达308.81%,其余两家也均超110%。
这或与新能源车险经营持续亏损有关。2024年,我国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06万亿元,承保亏损57亿元。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迅速,定价不确定性大;维修成本高于传统燃油车,给保险公司带来赔付压力。市场竞争激烈,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不过,车企入场新能源车险仍具优势。律商联讯风险信息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戴海燕认为,车企可加强与其他保险公司、科技企业合作,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提升竞争力。
面对新能源车险市场发展瓶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四部门推出《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新能源车险供需改革,系统化解经营亏损难题。包括车企扩展维修网络、保险公司开发专属产品等。政策推动下,随着保有量增长、数据积累及政策落地,赔付率有望逐步改善,但短期内仍需多方协同。
展望今年,普华永道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认为,财险行业将呈现存量竞争加剧、健康险等险种保费稳定增长、车险经营效率提升及承保压力分化加剧等趋势。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保险 关键词:财险行业、净利润增长、投资收益、新能源车险)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