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四季度银行系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显示,10家公司保费收入合计增长13.70%,净利润合计99.4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但部分险企净资产同比下降超10亿元,新会计准则导致净利润与净资产背离。

近日,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10家“银行系”寿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揭晓。

《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2024年,中邮人寿、工银安盛人寿等10家银行系险企保费收入合计4141.95亿元,同比增长13.70%;净利润合计99.4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净利润、净资产普遍上涨的同时,部分险企净资产却快速下滑。这些净资产同比下降超10亿元的险企均为实力雄厚的银行系险企,如工银安盛人寿、农银人寿等。

多位专业人士指出,净利润与净资产背离与新会计准则相关,可能加剧净资产变化和净利润的波动。

保费收入和净利润整体上扬

保费收入方面,2024年10家银行系险企整体向好。中邮人寿保费收入达1349.4亿元,同比增长22.82%,位居首位;工银安盛人寿、招商信诺人寿、建信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也超过400亿元。

剩余6家险企均未超过400亿元,但增速方面,7家银行系险企同比正增长,中荷人寿、中邮人寿等同比增速超过20%。

除了保费收入上涨,受益于资本市场上涨行情,银行系险企的综合投资收益率也全部上涨,有的甚至超过10%。中荷人寿、交银人寿、中邮人寿综合投资收益率均超10%。

盈利方面,10家银行系险企合计净利润99.42亿元,大幅好转。其中,8家机构盈利,中邮人寿、建信人寿实现扭亏为盈。

特别是中邮人寿,2023年大幅亏损114.68亿元,2024年净利润高达91.88亿元。

对于净利润大幅上升原因,中邮人寿表示,公司2025年将紧扣资产负债管理经营核心发展。

光大永明人寿和中信保诚人寿两家险企,2024年净利润亏损额度仍在扩大,分别为-17.27亿元、-17.65亿元。

中信保诚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下半年经营指标改善,正在向长缴别、高价值产品转型。

光大永明人寿从2013年开始连续9年盈利,但从2022年开始净利润亏损,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30亿元。

新会计准则导致关键指标背离

当前保险业处于新旧会计准则切换期,银行系险企策略不同,利润表现差异大。中邮人寿、农银人寿等采取新会计准则。

在新会计准则下,多家净利润大涨的银行系险企净资产却大幅“缩水”。例如中邮人寿2024年末净资产64.20亿元,相比2023年末“缩水”了49.22亿元。

保险公司精算部人士表示,新旧准则下资产分类和计量方式不同,导致净资产和净利润背离。

2024年国债利率下滑远超预期,导致负债波动幅度增加,资产与负债匹配难度加大。

业绩亏损叠加人事变动

在净利润亏损扩大的同时,部分机构退保率也在攀升。

光大永明人寿2024年第四季度综合退保率为2.41%,上升明显。其中,“光大永明附加丰盛投资连结保险(A款)”年度累计退保率达48.41%。

中信保诚人寿“智尚人生”年金保险C款(投资连结型)累计退保金额为72.82亿元,退保率为22.2%。

此外,光大永明人寿、中信保诚人寿两家公司均在人事方面发生重大调整。

光大永明人寿2024年3月总经理卸任,由董事长暂代,10月副总经理接任。2024年12月,宣布董事长卸任,由总经理暂代。

中信保诚人寿原总经理退休后,聘任常戈为临时负责人,后正式出任总经理。2025年2月5日,新一任董事长就任。

中信保诚人寿的两方股东支持力度不减,2024年进行了两轮增资,注册资本金增至73.6亿元。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