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施罗德基金经理刘鹏离任,基金规模缩水
AI导读:
交银施罗德基金发布三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刘鹏因工作安排离任,其管理的三只基金规模合计91.25亿元,管理规模大幅缩水。交银施罗德基金已为其做过渡性安排,公司旗下基金139只,管理规模和净利润持续下滑。
日前,交银施罗德基金接连发布三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交银先进制造(519704)、交银启明(009402)、交银均衡成长一年持有(010936)三个产品基金经理刘鹏因“工作安排”离任,基金经理变动引发市场关注。至此,刘鹏在交银施罗德基金已无在管产品。
资料显示,刘鹏为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2014年6月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从分析师干起,担任制造组行业分析师,覆盖电力设备、新能源、机械、军工等基金投资热门领域。2018年5月担任基金经理,开启基金经理生涯,是交银施罗德培养的知名基金经理。
截至2025年6月末,刘鹏管理的三只基金,管理规模合计91.25亿元,在交银施罗德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上仅次于何帅的97.21亿元,位列公司第二位。排在第三的是杨金金,管理规模89.63亿元。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和规模变动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近来知名基金经理离职频发,基金经理清仓式离任基金产品,往往被认为是离职公司的前奏。刘鹏的卸任是否意味着将要离职?对此,《经济参考报》记者联系了交银施罗德相关人士,但未得到明确回复。基金经理的离职对基金公司和投资者都有重要影响。
记者注意到,上半年刘鹏管理的基金出现了机构资金大举撤离的情况。从管理规模最大的交银先进制造来看,2024年年报显示,这只产品机构投资者持有3.79亿份,占比26.95%,但到了2025年半年报,机构投资者仅持有9866.78万份,减少了2.8亿份,持有比例也相应下降到了9.47%。
此外,在交银启明这只产品中,2024年年报显示,机构投资者持有1.23亿份,占比9.08%,但到了2025年半年报,机构投资者仅持有5062.47万份,减少了7188.26万份,持有比例也相应腰斩到了4.33%。机构资金的动向反映了市场对基金的信心变化。
在投资风格上,刘鹏以“均衡偏成长”为核心,擅长通过深度研究挖掘中长期价值,不押赛道,这种风格的优势在于风险控制相对稳健,但短板也较为明显。Wind数据显示,刘鹏管理规模从2021年第四季度的267.38亿元巅峰下滑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91.25亿元,缩水幅度高达65.87%。投资风格对基金业绩有重要影响。
在刘鹏正式离任前,交易施罗德基金已为其做了过渡性安排。2025年9月11日,交银施罗德均衡成长一年持有混合基金增聘徐嘉辰为共同基金经理;随后在9月15日,交银先进制造混合和交银启明混合分别增聘郭若和周珊珊。
不过,郭若管理交银启信混合基金的规模仅1.81亿元,周珊珊管理其他产品规模为1.43亿元,徐嘉辰管理交银医疗健康混合基金规模为0.51亿元,均不足2亿元,三人合计管理规模为3.75亿元,不足刘鹏管理规模的5%。
交银施罗德基金是中国第一批银行背景基金公司之一,成立于2005年8月4日,由交通银行、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发起设立。目前,公司旗下基金139只,管理规模从2022年中顶峰的5960.85亿元下滑至5017.54亿元,位列行业25位。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持续下滑,分别为15.8亿元、12亿元、8.79亿元和4.09亿元。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