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2026届秋招:扩招、AI与量化成热点
AI导读:
金秋九月,公募基金行业2026届秋季校园招聘拉开帷幕。易方达、广发等公募机构纷纷启动校招计划,扩招扩容趋势明显,AI、量化领域人才备受青睐。公募行业投研能力评估标准正从“规模驱动”转向“能力驱动”,未来竞争将围绕人才质量展开。
金秋九月,公募基金行业2026届秋季校园招聘正式拉开帷幕,这标志着基金行业人才战略的全面升级。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鹏华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公募机构纷纷启动校招计划,面向2025年9月份至2026年8月份毕业的应届生广纳贤才,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从招聘规模、岗位设置到能力要求,本届秋招呈现出扩招扩容趋势,AI、量化等领域人才备受青睐,折射出公募行业投研能力评估标准正从“规模驱动”转向“能力驱动”。这种转变预示着未来行业竞争将围绕人才质量展开激烈博弈,基金行业人才战已全面打响。
扩招扩容覆盖业务链
与往年相比,2026届公募秋招的“扩招”趋势尤为明显。多家公募机构不仅扩大了招聘总人数,还拓宽了岗位覆盖范围,从投研核心部门延伸至市场、运营、科技等全业务链条。鹏华基金在此次校招中明确提出“扩招计划”,岗位分为研究类、运营类、营销类三大类,研究类方向涵盖助理量化研究员、助理债券研究员(信用/宏观/转债)、助理研究员(医药/化工/新能源/计算机/制造/海外权益方向)等细分方向,覆盖权益、固收、海外投资、指数与量化等领域,展现了基金行业对多元化人才的渴求。
前海开源基金则从去年仅招聘“行业研究员”单一岗位,扩展至今年的投资研究和市场营销两类方向,新增机构客户经理、电商运营、营销支持等岗位,行业研究包括高端装备、医药、消费、军工等方向,岗位覆盖度显著提升。博道基金的招聘规模也明显扩容,去年仅招聘2名权益研究员和1名渠道销售经理,今年则计划招聘3名权益研究员、4名渠道销售经理,同时新增销售支持、电商运营、金融业务系统开发工程师岗位,形成“投研+市场+后端支撑”的全方位招聘矩阵,体现了基金行业对全方位人才的重视。
在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看来,无论是头部机构为巩固市场地位储备人才,还是中小机构为突破发展瓶颈补充力量,“扩招”都是应对行业竞争、支撑业务增长的必然选择,也反映出行业对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这种信心源于基金行业对人才战略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未来市场变化的精准把握。
专注AI 开设人才专场
“AI”成为本届公募秋招的“高频关键词”。不仅多家机构在岗位设置中重点布局AI相关职位,部分头部公募还专门开设“AI人才专场”,凸显对金融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今年上半年,易方达基金率先面向应届生举办AI人才专场招聘会,招聘深度学习研究员、算法开发工程师、AI应用工程师(业务方向)等岗位,展现了基金行业对AI技术的重视和应用。
南方基金在此次秋招中同步启动“金融科技专场”,其中科技研发类岗位明确包含AI算法工程师、系统研发工程师、AI应用开发工程师等岗位,要求应聘者具备计算机、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且掌握数据分析和建模等专业开发能力。广发基金的校招岗位中,金融科技方向涵盖金融工程(AI方向)、AI平台架构、AI应用研发等职位,直接指向AI在投研、风控、运营中的实际应用。此外,嘉实基金招聘算法工程师、开发工程师、科技产品经理等职位;工银瑞信基金招聘AI算法工程师……AI人才需求已从头部机构向全行业渗透,预示着AI技术将在基金行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为适应未来市场竞争,当前基金公司普遍关注四类核心人才:一是复合型投研人才,需具备多因子建模和跨市场认知能力;二是AI应用专家,需融合金融知识、算法工程与业务场景理解;三是场景化产品设计师,需掌握客户需求洞察与金融工程交叉知识;四是生态化运营专家,需具备数据分析与内容创作能力。这些人才需求的变化,反映了基金行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全面提升。
加码量化聚焦投研能力
此外,在权益基金“工具化”“赛道化”趋势深化的背景下,“指数与量化”成为本届公募秋招投研岗位的重要布局方向。多家机构重点扩充相关团队,对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也更趋精细化。博时基金此次秋招仅开放两类研究岗位,其中之一便是“指数与量化研究员”,直接体现对该领域的重视;永赢基金投研类校招岗位主要招聘“指数研究员”“量化研究员”,聚焦指数产品运作与量化策略研发,展现了基金行业对量化投资的深入布局。
“此轮基金公司秋招的变化,反映公募基金行业对市场与技术变革的积极适应。”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募产品经理朱润康也认为,“扩招体现行业扩张期的人才储备需求,AI岗位激增顺应科技化转型趋势,指数量化岗位加码则呼应产品工具化浪潮,这些变化共同指向‘以能力驱动增长’的行业新逻辑。”这种新逻辑将推动基金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公募秋招的新变化,本质上是行业转型的缩影。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公募基金竞争已从“产品规模战”升级为“人才质量战”,未来的竞争胜负将取决于人才密度与技术转化效率,面向未来的基金公司需要建设兼具专业深度与跨界能力的团队,进而在市场波动中构建护城河。从秋招窗口观察,公募行业正通过人才战略重构竞争格局。未来,随着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具备“专业深度+跨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行业“香饽饽”,而基金公司能否构建柔性组织架构、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业务优势,将决定其在行业转型中的站位。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