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9月8日发行的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基金首日即结束募集,展现市场热情。基金主要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拟任经理分析内需与创新产业将推动市场回暖。同时,招商均衡优选等基金也提前结束募集,显示市场对优质基金的追捧。

  “日光基”再现,基金市场迎来新热潮。

  9月8日发行的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于当日公告称,为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基金募集截止日提前至9月8日,发行首日即结束募集,展现了市场对港股主题基金的热情。另据基金发售公告,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的募集规模上限为10亿元,基金托管人为招商银行,体现了基金管理的稳健性。

  同时,华商基金还于9月8日发布公告,为更好地践行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理念,和与广大投资者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原则,同时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及对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公司运用固有资金500万元认购旗下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彰显了基金公司的信心与决心。

  面对市场踊跃认购,华商基金启动了末日比例配售机制。9月9日,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发布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结果公告,为32.948219%,反映了市场供需的紧张态势。

  作为一只港股主题基金,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主要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余懿分析指出,展望未来两三年,以地产、消费为代表的内需将逐步企稳,以半导体为代表的创新产业正开启产能扩张周期,双驱共振或将推动市场整体回暖,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遇。

  余懿强调,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也会涌现出很多伟大的芯片和模型公司,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遇。此外,预计中美关系有望重新回到“竞争合作”关系,或将驱动外资重新回流,配置中国资产。港股当前可能存在系统性折价修复机遇;此外他长期看好A股和港股整体表现,为投资者指明了方向。

  对于港股市场的投资价值,余懿强调,港股市场汇聚了一批特色板块和优质企业,比如人工智能芯片、大模型、创新药、创新器械、内房股以及一些业务布局全球的国际化公司。此外,潜在的红利税政策调整,也有望推动港股红利股板块的折价修复,或有较好的红利资产可供投资,进一步丰富了投资者的选择。

  9月以来,已有12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其中,招商均衡优选也在发售首日宣告提前结束募集,富国国证机器人产业ETF、华安恒生生物科技ETF的募集期限则均在3日内,显示了市场对优质基金的追捧。

  9月2日,招商均衡优选混合销售当日便已超过募集规模上限人民币50亿元,凸显了市场对均衡布局风格的认可。

  随后招商基金公告称,对9月2日招商均衡优选混合的有效认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给予部分确认,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结果为56.67%。同时确认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为38355户。以此比例估算,招商均衡优选首日“吸金”最少超过87亿元,展现了基金的强大吸引力。

  “结合当前低利率大环境及资金对预期回报的需求,权益资产配置价值或值得关注。”招商均衡优选混合拟任基金经理吴潇在产品发行前表示,展望后市,将延续其均衡布局的风格,重点关注红利、科技、消费、医药等板块,为投资者提供了专业的投资建议。

  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计算,截至9月9日,已有40只基金成立,合并发行规模合计达299.17亿元。其中,主动权益基金均为偏股混合型产品,共计10只,合并发行份额合计为126.55亿元,占比达42.30%,反映了市场对权益资产的青睐。

  此外,部分绩优主动权益基金也因资金涌入压力而启动限购,如工银瑞信丰收回报自2025年9月8日起大额申购限额由1000万元下调至50万元,体现了基金管理的灵活性。

  “过去几轮牛市的经验表明,要连续有三个月明显的赚钱效应,权益基金的销售量才会逐渐凸显。”有内部人士指出,新基金发行的火热和资金涌入存量绩优基金,表明投资者对后市的态度正转向积极,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